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研究
2018-01-21李光权
李光权
[摘 要]初中美术学科是学生释放个性的舞台。教师要遵循初中美术学科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开启学生的个性之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个性飞扬。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26-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当前的学校教育积极倡导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初中美术教学是实现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绘画,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
初中生的思维活跃,自我表现的欲望极其强烈,教师可通过问题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让学生在主动思索中展示不同的个性特点,尽情地展示自我。美术教师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抓住学生想展示自我的心理,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调动他们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内容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之前,我们大家了解了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赏析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各种不同风格的肖像画,那么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体会五官对人物性格以及内心精神世界起到的衬托作用呢?接着,给学生欣赏几幅五官的范图,然后提问:你们对这几幅范图有什么感受?带着这样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阐述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在介绍几幅作品后,教师接着提问:画家为什么这么画呢?引导学生在画画时做到精神集中,适当调动自己的情感。学生可以选择画个人情绪,画人物的正面或者侧面,画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也可以采用夸张或变形的手段表现对象特征。
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并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于一笔一画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自身不足,同时激发创作灵感,培养独特个性。
二、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突显学生个性品质
初中生对丰富的游戏活动充满兴趣,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能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张扬个性。比如在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以“标志的设计”为主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为载体,让学生先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图案,然后说一说其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它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创新之处在哪里。这一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学校设计校徽,看看哪一组的创意更具有时尚特点,其含义更贴合学校实际。通过全班10个小组的参与设计,最后评定5幅作品入围,并以投票的方式,决定最终胜者。游戏活动结束后,笔者这样总结本节课:今天我们学习了标志的设计,了解了其基本原理、设计技巧、蕴含的寓意等。大家通过设计标志,激发了自己的创造热情,寄托了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这样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建了自我表现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对于初中教师来说,选择游戏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要防止学生产生无趣心理,导致游戏活动失去价值。
三、以教师的示范引领为基础,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有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的示范引领就不重要了,教师只需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任意绘画,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离开教师的示范引领,但这种示范引领不是展示教师自己的才华,也不是禁锢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让教师的示范引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示范绘画方式,将自身的示范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例如,为了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在七年级上学期,笔者选择了关于美术字的设计基础训练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字体展开想象,在给定字体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新的元素,创作出新的字形,体现不同的创作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领点到为止即可,并不需要示范各种不同字体的外形,而是在创新设计时,只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字联想设计的基本方法,然后引领学生从“字义”和“形意”的和谐统一入手装饰文字。在笔者的启发引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字形,想出了很多新点子。笔者对于学生这种充满个性的想象给予肯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了他们适当的建议和意见,并对作品进行修改,最终进行全班交流与汇报,展示成果。整个教学过程,笔者似乎在其中,又似乎没在其中,收放自如,引领到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引导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形成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欣赏涉及的质感、色彩、线条、结构等角度入手,让学生体验并感受作品蕴含的境界美和内涵美,不断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知能力。同时,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尽情畅谈对作品的感受,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审美。对于同一幅作品,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不同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中提升欣赏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进行欣赏时,由于这幅巨作里没有吸引人的情节,仅有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无味,便不愿意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教师可从美术性的角度去分析该作品。从该作品几经周折的经历来说,1987年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日本某保险公司用4000万美元抢购了凡·高的《向日葵》,而竞拍的时间仅为4分30秒。这是为什么呢?画家凡·高为什么不知疲倦地画向日葵?那是因为在他眼里向日葵是不寻常的,它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更是他内心热烈感情的写照。该作品充分体现了他苦难的一生,是他生命的一个缩影。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再让学生认真鉴赏,学生的感受就不同了。这时给学生自我讨论的空间,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感想,体会就更加深刻了。再如,有的作品突出艺术家奇特巧妙的构思,当学生缺乏作品背景了解时,教师可以给他们提示,当学生了解作品背景后,可以给他们更大的鉴赏空间。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产生審美愉悦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欣赏与表达讨论的空间,在相互谈论与评议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品质。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并鼓励不同性格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展现自我;教师应培养学生个性,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发展研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和机会; 教师应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要利用美术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