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夜的赌,灯笼做的肚

2018-01-21程豪勇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作料金橘孩子王

程豪勇

除夕刚过,元宵又近了。 每到元宵节,城里人闹元宵,观花灯,猜灯谜,好不熱闹。而乡下人没这条件,但也有自己的乐法。

过去,乡下贫穷、落后,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元宵节只能做些踩高跷、舞狮、抬阁等事,有些还赶热闹到各村看古戏。一年365天中,孩子们总是扳着指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待着中秋、春节、元宵、端午等重大节日的到来。因为只有节日时,才能吃到一年中极少吃到的鸡肉、猪脚、鱼鲜等非常高档的食物。

过了年,孩子们就盼元宵佳节的到来。到了元宵的晚上,尽情享受家家户户好吃的糟羹,是孩子们的乐事。其实,老家的元宵节,并不在正月十五,而是提前在正月十四那天过。

元宵节,也是美食之节。除了家家户户要吃麦焦(食饼筒)外,就是吃糟羹了。

糟羹,又称粉糊,有咸甜两种可分。咸羹,大多以米粉为主,加上各种作料,如咸肉、蚕豆、豆腐干、豆面、芥菜、芋艿、虾皮、冬笋丝、花生米等,切成细末,倒入锅里翻炒,再加上盐、老酒、味精等调料,制成如咸粥似的糊状物,入口味道鲜美。甜羹,大多以番薯加工的淀粉为主,加上荸荠、金橘、葡萄干、红枣、红萝卜、花生米、红糖等作料,制成甜味的粥糊,入口香甜。那时的猪肉、红糖,由于供不应求,都要凭票购买;那时的红枣、金橘、荸荠、虾皮由于价格高,往往很多农家买不起,就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糟羹作料。这样,除了当年娶进新人的家庭,必须在元宵节烧甜羹外,再就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也在烧了咸羹的同时,再少量烧一点甜羹。

正月十四晚饭时,村里的金童玉女们,匆匆在自己家草草吃了点麦焦和着糟羹后,就各自拿着调羹,“叮叮当当”敲着自带的蓝边大碗,围在道地(四合院子)的堂前长石条上集合:“我要吃30碗!”“我要吃50家!”……大家都夸下海口,互不相让,都要在十四夜一搏自己的“肚量”。有些还主动拿出过年前家长和亲戚给的压岁钱打赌。领头的孩子王定下打赌的规矩,大家伸出小拇指拉钩后,就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去吃各家的糟羹。

吃糟羹,与其说吃,不如说是尝。遇到不好吃的,就舌尖一舔,算是吃过了;遇到好吃的,就打个唿哨,招来周边伙伴们,每人来个几勺,共同分享那加了虾皮、墨鱼干、牡蛎、瘦肉的鲜美咸羹。要是遇到烧了甜羹的主人家,非得把其吃个锅底朝天不可。

晚上八时,当广播喇叭里传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的歌曲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始了,小吃客们也饱食而归,再次回到堂前,在各人总结吃了哪家,有啥好吃的,吃了多少家的基础上,孩子王验证了各人吃羹的成果,然后宣布输赢对象,兑现赌资。这时,输了的,为心疼压岁钱没了,而痛苦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赢了的,为发了一笔横财,高兴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

这就是孩子们经常说的:糟羹粉糊,十四夜的赌,灯笼做的肚!

猜你喜欢

作料金橘孩子王
“三胎”风口吹不起孩子王
年轻人抗拒生娃,孩子王怎么打动资本市场?
时间的作料
时间的作料
久咳不愈喝金橘茶
作料
一图作料 调出满堂彩
叫我孩子王
金橘“打擂”
孩子王二月二联动全国113家门店免费为宝宝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