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雪屋

2018-01-21王征雁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月饼

王征雁

和玉容结婚那年,我22岁,她20岁,现在看来,不过是孩子。

上世纪70年代末,知青大批返城,农场师资匮乏,我和玉容中学一毕业,便走上教学岗位。学校就在黑龙江畔的老场部延兴,因战备场部早已迁入山里,延兴房子倒不紧缺,婚后很快分到一处,也就三十平许。星期天,我俩到挺远的西山砍回柞树段围起个院子。院儿不大,除一鸡窝、一储煤池,所剩也仅够栽一棵果树了。院门是用钉灰棚的一种很窄很薄的板条做成,平时仅随便掩着,并无防范功能,只是有了它,才有了家的格局。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啥大格局的人,比如栽那棵沙果树,明知它会渐长渐大,也为其预留了成长空间,现在想来却那么狭促。说真的,树究竟能长多大,那时并无明确预期,就像从未规划过自己的未来,未曾眺望过多年后自己的人模狗样儿。可树就是树,不像我后来朝秦暮楚,四处漂泊,它一经埋在那院里,便要替我守上一辈子。只是后来,我曾揣测,它的枝叶花果想必伸展到篱笆外了。或者,后主嫌它遮挡了窗前阳光,早已将它砍了去。果真若此,便是我的胸无格局害了它。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家,虽然很小,小得几乎装不下一棵果树的成长,但却足以装得下我们的爱情。

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即使停电,还有蜡烛。只要有光,我们的日子就会按部就班地运行。每天放学后,除了做饭吃饭,所有时间就是看书或写点什么,无论再晚,玉容也不睡,总是陪我一起熬着。每有新作,我便读给她听,她一副认真欣赏的样子,并不时地点点头,以示赞许。到了午夜,她便给我煎两个荷包蛋,说这样熬夜,必须加些营养,还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啊。我说咱俩一人一个吧,她笑着摇头:我不饿。我还信以为真,竟自吃个精光。她则坐在一边,双肘拄在桌上,两手托着下巴,眼巴巴瞅着。也正为此,她对从娘家要来的四只母鸡非常上心。入春伊始,就逐只摸臀。二指裆,三指裆……呵呵,开始产蛋了!

四只鸡,今天哪只产蛋了,哪只丢蛋了,全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比如那只芦花鸡一连三天都没产蛋,她立马断定,这厮一准腚门子滥开,将蛋丢到了别处。早上一开窝门,她便跟踪上去。这厮先是来到房西树荫下,两爪装模作样地交替刨挠着,也不知是否刨出个一虫二谷,尖嘴一啄复一剥,煞有介事地一通忙活。忽然又似想起什么,就贼头贼脑地绕去了前院。一番左顾右盼,终于看到了那只大红公鸡。快步倒腾到跟前,又是点头又是振翅,黏黏糊糊地风骚了好一阵子。那公鸡却不解风情,漠然处之。直到另外几只母鸡向它围来,这厮才悻悻地溜了。突然,脚步明显变得匆忙,就差张开两个翅膀了。可它并没回家,而是绕开了自家院子,迂回到后院。此刻,想必它的腚门子已鼓胀得厉害,嗖的一下鉆进了人家的蛋窝。这时候,抓现行就此扭住,教训一下倒很有必要,可正值排卵要时,若受到惊吓落个病根丧失了生育功能,那就得不偿失了。她不想把事情闹大,只好强作淡定,不出声,只是等。这厮终于咯嗒咯嗒地叫着出窝了,还一扭一扭地在地上踅摸着吃食,那副摆功邀赏的姿态和不知廉耻、毫无愧意的嘴脸,实在叫人作呕又愤懑!可此刻已无意搭理它,只径直赶至窝前,歪头往里瞧瞧,蛋有两枚。伸手摸摸,但将热乎乎的那枚握于手中,心中愤然立马平复许多,一种失而复得的惬意也就泛漾开来。她一边往家走,一边想,对这吃里爬外不着调的东西,明天该出台什么措施呢?是绳之于院,还是禁闭在篓?转念又想,这也不能全怪它,那窝里有枚“引蛋”呢。红尘里做人且难禁诱惑,何况一只鸡呢。

中午,她一边做饭一边又寻思,忽觉这事儿做得似乎有些不妥:按理说,此蛋归属无可置疑,可它毕竟从别人家鸡窝里掏出,怎么证明、谁又能证明此蛋就一定为那厮所诞?一定为咱家所有?很纠结,很撕扯。饭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终于还是把那枚蛋送回了后院,并说明了原委。人家虽说皮笑肉也笑,可那目光却麦芒似的有些扎脸,让她觉得尴尬难堪。为此,她着实委屈郁闷了许多时日,甚至有些懊悔。

睡前讲故事,是每天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一扇门,不打开就走不进梦乡。玉容的故事甚多,大都从妈妈那里听来。记忆尤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姥姥家院里有一草垛,多年朽在那里,里面住着一窝黄鼠狼,姥姥和黄鼠狼两家多年为邻,倒也相安无事。有个夏天,姥姥家的两只鸡崽儿却被黄鼠狼咬死了,姥姥便冲着草垛大骂:你们在我家院里住了这些年,我没驱赶你们,每年还给你们房上屡加新草,可你们却恩将仇报,咬死我家鸡崽儿,难道良心让狗吃了不成?姥姥骂够了解气了便回屋去了。等她再回到院子,竟然一下子惊呆了:两只黄鼠狼崽子和那两只鸡崽子并排摆在了地上。姥姥便感慨,黄鼠狼也讲究一命顶一命呀!这个故事让我相信,动物也通人性,它们也生活在规则里,甚至比人类更加严苛。可能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玉容在小院里也曾念念有词:“黄二爷,黄二爷,求你关照我家的母鸡呀……”闹黄皮子,那时常有,它一旦进了鸡窝,那鸡叫远比杀猪宰驴还夸张,凄厉的叫声能把黑夜撕裂,满天的星星都为之战栗,叫人毛骨悚然。每当此时,我俩就头蒙被里敛声屏气,浑身一层的鸡皮疙瘩,尽管那叫声每次都是从前院或后院传来的。

一天晚饭后,玉容在外屋刷碗,我坐前屋书桌前看书,突然传来“啪啦”一声脆响,那是几只碗盘同时落地的碎裂声!我猛然站起,却将凳子带倒了,“咔哒”一声,像是刻意回应。我扶起凳子后便去外屋看个究竟,只见水泥地上散落着一堆洁白瓷片,玉容却不见了。拉开小后屋的门,却见她用面板将自己遮藏于墙脚,虽是蹲着,还是露出了头顶。挪开面板,见她两臂交叉抱着双肩,脑袋则深埋于胸前,整个人蜷缩一团,一副惊骇状。若墙角开缝,她定会挤了进去。我一边扶她站起一边说,你这是干吗呀?她说以为惹我生怒,吓死我了。见她怯怛堪怜又滑稽的样子,我不禁大笑起来,双手抚着她的肩膀说,没关系的,“碎碎”平安嘛!她双手捂脸,也笑了。

就这样,在这个新婚蜗居里,别人的故事和小屋里我们自己的故事经纬交织,演绎着一个个青涩稚拙的日子。现在想来,那似乎并非生活本身,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模拟,就像两个孩子过的家家。

后来,我被调转到山里边的场部中学。一个周六的中午,有个住宿生身体突发状况,我一边为他办理住院,一边与其家长联系。等家长从边远连队赶至医院,已是下午四点多。那时候,我的交通工具无非两条腿,回家过周末要走几十里山路。冬天的夜来得格外早,当我走在山路上,天已黑彻。我起根生性怯懦,胆小恰如我的属相。要说鼠类最善夜出,我却偏偏怕黑,就这点,我反倒没了鼠性。可回家的路却是一根魔绳,全不顾你的心怯魂颤,一股劲地牵拽着你,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家的方向疾走,像是上足弦的表针。不远处路边上,时常会蹲着一个黑影,黑魆魆的,不知是人是兽还是鬼,试探着吼两嗓子,它却不作回应。蹑脚试探着慢慢走近,原是一丛枯干的蒿草。但再有黑影出现,明知不过是蒿草弄人,但惶惶然心犹恐畏。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让山里的冬夜显得更加清寂。忽然,我的头皮一紧,毛发直立,隐约感到路边林子里有一只野兽在跟随着我,窸窸窣窣地,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试探着小跑一会儿,那枯叶的哗哗作响声也随即急促起来。尽管我确信,若人不去招惹野兽,它们一般也不会主动对你发起攻击,但我还是感到一种无依无助的恐惧。我开始大步奔跑,试图把它远远抛在后面,尽快摆脱这种危险的境地。不知跑了多长时间,也不知跑了多远的山路,当我两腿发软,气喘吁吁,再也跑不动时,便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侧耳细听,那声音却没了,头上月明星稀,山林一片寂静。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看到了山外远处的那盏灯火。那就是我的小雪屋呀,玉容一定知道我今晚归来,一直在灯下等我。那灯光不就是她的眼睛吗?正召唤着我,灯塔一样守望着我,导引着我的夜归路。我的心里一下子温暖起来,所有的恐惧顿时消失殆尽,仿佛还闻到了灯光下那缕热汤面与荷包蛋的香味。

夏天,学校派我去依兰师范进修学习,这一去,就是大半年,虽也时常想家,可那也只是间或的事,之后便被昏天黑地的学习替代了。可玉容却不同,她每天都要自己守在一个空落落的家里,每晚都被一种空寂和孤独包围着。这些,在当时我并无体察,她在信里也仅说些如何如何想念的话,说家里一切都好,买自行车的钱快攒够了,还说园子里的西红柿红了,豆角已吃了两顿,鸡蛋攒有一盆正要腌渍起来……。后来我才体会到,她一个成家不久的女孩子,独自住在左右无邻的小屋里,那该有多么寂寥和恐惧啊!这样说并非玄虚,因为后來我才知道,有人告诉她,“文革”时期,这所房子是农场轮训队的一个烧水房,烧水的是一个 “黑五类”,后来就吊死在这里。尤其是,我们结婚新打的家具不知是受潮变形,还是板材原本潮湿而后来渐干的原因,夜深人静时,时常发出“嘎、嘎”声。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怪异的声响,不恐怖才怪!

周日,下午,大家都埋头于教室,备考周一的《教育心理学》单科结业。当我抬起头时,才发觉教室里只剩了我和十几张桌椅,静静地泡在一屋子灯光里。走出教室,天已漆黑,空中飘着蒙蒙秋雨。突然想到今天是中秋呀,总该吃块月饼的,便疾步走出校园,去买月饼。学校位于城边,买东西要往里走一里多地。那时候依兰城的街道等次很低,人们谑称为“水泥扬灰”路,即晴天灰尘四起,雨天就稀溜溜的满路泥水。今晚就是“水泥路”。啪叽啪叽地走了好几家,不是关门了就是卖没了。越是这样,越是心急,好像今晚没有月饼心里就会缺失掉什么。最后,终于还是买到了一块。现在已记不清是店里只剩了仅此一块,还是我一向抠里抠搜,压根儿就没舍得多买。回校路上,左手始终插在裤兜里,摸着那块油纸包着的月饼,就像把玩着一轮满月,心里亮光光、甜滋滋的。回到宿舍,身上几乎湿透,两脚就像从泥浆里刚刚拔出来一样。尽管肚子挺空,也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准确地说,是在一点一点地品尝着。今晚依兰的夜空是看不到月亮了,可家乡一定会有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吧。玉容在赏月吗?今晚她吃到月饼了吗?我忽然停了下来,把其余一半重新用油纸包好,塞进提包里,留给她。我想,只有这样,月亮才会是圆的。

学习归来已是隆冬。一下客车,眼前一片白雪茫茫。这让我想起川端康成《雪国》里的第一句话:“穿过县界漫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了。”呵呵,我的家乡才是真正的雪国啊,柴垛上,房盖上,全都蒙了一层厚厚的雪。远山、大地、一片银白。这应是大雪初霁,就连家家的院杖子上,也还齐刷刷地顶着一个个小白帽儿。在这寒冷的冬天,忽然泛起一缕温馨。走到家门口,只见院子里一高一矮两个人:一个是玉容,另一个是雪人。雪人矮矮胖胖,憨态可掬,那棵细小的沙果树都被它倚歪了,两只黑煤球眼睛瞪得溜圆,看着我似乎有些陌生;玉容头上围一条白底带蓝点儿的棉围脖,身上穿一件素花棉袄,手里拄着一把铁锹,见我拎着提包突然出现在眼前,一时间高兴得竟和她的雪人一样失语了。她圆圆的脸,不知是天冷冻的,还是打扫雪累的,抑或是高兴激动的,红红地笑着,灿灿地盛开在这冬天的小院儿里。

进到屋里,我赶忙打开提包,掏出那半块月饼给她。她展开油纸,轻轻咬了一口。我说,怕是坏了,就别吃了,看到就好。她边嚼边说,挺好的,又香又甜呢。是呀,这半块月饼寄托着太多的思念和爱意,怎会霉变呢?

几十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起那座小雪屋,那盏温暖的灯火,那个小院子,那个白白胖胖的雪人儿,那棵不知能长到多大的沙果树,玉容站在雪院儿里迎接我久别归来的那朵微笑……

猜你喜欢

月饼
奇葩月饼大赛!请原谅我的无知
星星月饼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花朵形月饼
太阳形月饼
中秋节
一起来做月饼吧!
廉价月饼
欢乐的中秋节
奇葩月饼抢占中秋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