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肝相关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证治特色

2018-01-21王世雄王荫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肝胸痹气滞

王世雄 王荫三

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 湖北 宜都 443300

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因心脏急症住院的患者其共病的发生率可达60%~75%[1],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比例更高。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通过心以运行全身;肝主疏泄,调理脏腑一身气机;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肝与心母子相生,因此,心肝相关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基础。笔者基于心肝相关理论,对其证治特色进行浅析。

1 病因病机浅识

1.1 络损神伤:络脉损伤是心系疾患的基本病机,而神伤是心系疾患中医的主体表现之一,络损神伤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理基础。冠心病主要病机是瘀血阻络、痰浊闭络、络气郁滞、络虚不荣。气为血之帅,络脉阻滞可致血行不畅,血不养心,神失封藏。络脉阻滞可致痰浊内蕴,郁而生热,热惊心神,出现心中烦扰等症;若瘀血痰浊郁久化热,消耗阴血,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亦可致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情志不遂等;气血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根基,络脉气血充足,濡养心神是心络功能正常的基础。根据络损神伤理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临证可见外邪入中、气滞血瘀、气滞痰阻、气血亏虚。

1.2 证候特征: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证候要素特点与年龄及心绞痛类型、合并疾病等有关。证候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虚、肾虚、肝郁、阴虚、痰浊、气滞、阳虚、脾虚、热蕴、寒凝,显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后,证候较单纯冠心病更为复杂,证候要素在冠心病证候基础上肝郁与肾虚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与冠心病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有关[2]。

1.3 本虚标实:冠心病属“胸痹”范畴,胸痹合并郁证在病机上成互为加重之势。胸痹病机特征常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肝疏泄失常,情志失调发为郁证;标实为气血内乱,瘀血阻滞等。胸痹常因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寒邪内蕴等原因致心脉痹阻,病位在心,而郁病多由情志内伤引起,以气机郁滞为主,故可见其常见病机是本虚标实。

1.4 危险因素:基于心肝相关理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与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和心血不足、心脉运行不畅相关,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负性生活事件、精神心理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经济负担等。

2 治法遣方析要

2.1 疏通气机,心肝同治:基于中医心肝相关理论,疏通气机,心肝同治,才能事半功倍。《证治汇补·郁证》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医方论·越鞠丸》:“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明代《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心之行血功能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故疏通气机为郁证总治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疏通气机尤为重要,气机通,则血行畅。《内经》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治疗中尤要重视情志调节。

2.2 活用复方,心肝兼顾: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当依临证分型,而心肝同治:外邪入中者,治用顺气通经、濡心安神为主,主以解郁舒心汤;气滞血瘀者,治用化瘀通经、益心安神,主以血府逐瘀汤;气滞痰阻者,治用化痰通经、清心安神,主以黄连温胆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气血亏虚者,治用补益气血、荣络安神,主以复脉汤。

3 病案举例

某女,62岁,退休教师。冠心病病史5年。心悸、胸闷反复发作,1月前因亲属突然病故,出现情绪低落,善太息,胁胀痛,3天前开始出现心胸憋闷刺痛,夜寐难以入睡,纳呆,大便秘结,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瘀阻心脉,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宁心安神,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加减。处方:桃仁、红花各6g,柴胡、郁金、白术、枳实、当归、川芎、赤芍各10g,白芍、茯神、首乌藤、龙骨、牡蛎各15g。两周后复诊,心悸、胸闷、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明显缓解,夜寐明显好转,随症加减用药2个月后,诸症悉除。

猜你喜欢

心肝胸痹气滞
“心肝”和“脾气”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怀孕期间要小心肝哦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小妹小妹小心肝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