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大黄“角药”的配伍与应用*
2018-01-21范铁兵杨志旭
范铁兵 杨志旭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角药是药物配伍组成的特殊形式,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中药性味归经等将3味药物进行组合使用的方式,可独立成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或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减毒增效、协同增效等作用[1-5]。角药理论源于《内经》,始见于《伤寒杂病论》[6],后世医家将角药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如《妇人规》[7]《妇人大全良方》[8]《傅青主女科》[9]《临证指南医案》[10]等著作及程益春[11]、周仲瑛[12]、孙光荣[13]、李佃贵[14]、姜良铎[15]等医家。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清泻湿热之功,主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热毒疮疡、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等[16]。 《神农本草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大黄者分别为11方、18方,去除同方者,共入26方。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大黄角药的配伍与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系统研究经方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有益借鉴。
1 独立成方之角药
1.1 大黄、芒硝、甘遂 由大黄、芒硝、甘遂角药组成的大陷胸汤,具有泻热散结,攻逐水饮的作用。大黄、芒硝泻热散结。甘遂辛苦而寒,功善泻水逐饮,长于泻胸腹之水饮。诸药相合,主治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饮相结于胸腹之大结胸证,临床症见:心下痞硬,甚则心下至少腹硬满,痛而拒按,烦躁气短,头汗出,大便秘结,午后潮热,口渴不欲饮,苔黄腻或黄厚而燥,脉沉紧。
1.2 大黄、芒硝、甘草 由大黄、芒硝、甘草角药组成的调胃承气汤,具有泻热和胃,润燥软坚的作用。大黄苦寒,攻积导滞,荡涤肠胃,泻热去实。芒硝辛苦咸寒,润燥软坚,泻热导滞。大黄配伍芒硝,清胃热,润胃燥,泻热通便。甘草甘缓补中,既可缓硝黄峻下之力,又可护胃和中,使燥热邪气去而不损中州正气。诸药合用,主治燥热内盛,腑气初结,气滞不甚之承气汤证,临床症见:大便不通,蒸蒸发热,心烦,腑胀满,苔黄腻或黄燥,脉沉数。
1.3 大黄、厚朴、枳实 由大黄、厚朴、枳实角药组成的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差异而成3方。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厚朴苦新而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而微寒,理气消痞。小承气汤具有泻热通便,消滞除满的作用,主治热实内结,腑气不通之大便硬结,潮热或发热微烦,腹满痛。厚朴三物汤具有行气除满,通腑泄热的作用,主治实邪内积,气滞不行之腑胀满,大便内结。厚朴大黄汤具有理气逐饮,荡涤实邪的作用,主治饮阻气逆,腑气不通之心下时痛,兼腹满便秘。
1.4 大黄、茵陈蒿、栀子 由大黄、茵陈蒿、栀子角药组成的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大黄苦寒,泻热行瘀,通腑利胆退黄。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栀子苦寒,清泄三焦而利小便。3药配伍,通利二便,湿热尽去,取效甚捷。3药相合,主治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兼有腑气壅滞之湿热发黄证,临床症见:身目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头汗出,渴欲饮水,心中懊恼,小便不利而尿色深黄,腹微满,脉滑数。
1.5 大黄、附子、细辛 由大黄、附子、细辛角药组成的大黄附子汤,具有温阳散寒,通便行滞的作用。大黄苦寒,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阳散寒止痛,兼能制约大黄苦寒之行,以免苦寒伤阳。3药相合,主治寒实内结胃肠所致寒实积滞证,临床症见:腹痛胀满,发热,大便秘结,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紧弦。
1.6 大黄、黄连、黄芩 由大黄、黄连、黄芩角药组成的泻心汤,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大黄苦寒,降逆泄热。黄连长于清心泻火,黄芩长于清泻上焦火热。3药配伍,直折其热,使火降则血自止。3药相合,主治肺胃热盛,灼伤血络,络伤血溢之吐衄,临床症见:吐血、衄血色鲜红而急迫,面红口渴,神烦便秘,气短倦怠,舌红苔黄,脉洪数。
1.7 大黄、桃仁、蟅虫 由大黄、桃仁、蟅虫角药组成的下瘀血汤,具有破血逐瘀的作用。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润燥活血化瘀,蟅虫破结逐瘀,3药配伍,破血之力峻猛。3药相合,主治产后瘀血内结所致腹痛,亦可用于治疗瘀血内结所致经水不利,临床症见:少腹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按之有块,恶露量少或经少,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1.8 大黄、甘遂、阿胶 由大黄、甘遂、阿胶角药组成的大黄甘遂汤,具有破血逐水的作用。大黄破血逐瘀,甘遂攻逐水饮,阿胶养血扶正,3药配伍,破血逐水而不伤正,使邪去而正不伤。3药相合,主治水血互结于血室,临床症见:少腹胀满,甚则突起如敦状,小便微难,伴产后恶露量少或平素经闭,脉滑涩。
2 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
2.1 大黄、芒硝、桃仁 由大黄、芒硝、桃仁组成的角药,是桃核承气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苦寒,清泻热邪,祛瘀生新;芒硝咸寒,软坚散结;桃仁活血化瘀;桂枝温通经脉,辛散血结,助桃仁活血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清泻邪热,活血化瘀之功。本方用于治疗血热互结于下焦之太阳蓄血轻证,临床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午后或夜间尤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2.2 大黄、桃仁、水蛭 由大黄、桃仁、水蛭组成的角药,是抵挡汤、抵挡丸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可入血分,泻热逐瘀,推陈致新;桃仁活血化瘀以滑利;水蛭、蟅虫药性峻猛,善破瘀积恶血。诸药相合,活血化瘀之功显著增强,为破血逐瘀之峻剂,共奏破瘀泻热之功。本方用于治疗瘀热互结于下焦之太阳蓄血重证,临床症见:少腹硬满,其人如狂,小便自利,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
2.3 大黄、葶苈子、杏仁 由大黄、葶苈子、杏仁组成的角药,是大陷胸丸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泻热破结;葶苈子、杏仁泻肺行水,通利肺气;芒硝润燥软坚散结;甘遂攻逐水饮;白蜜缓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泻热逐水,破结缓下之功。本方用于治疗水热互结,病位偏上者,临床症见:胸膈心下硬满疼痛,身热,头汗出,颈项强,短气,脉沉紧。
2.4 大黄、桂枝、芍药 由大黄、桂枝、芍药组成的角药,是桂枝加大黄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既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又能导滞通便,使邪去络脉和。桂枝温经通脉。芍药缓急止痛,活血和络。桂枝配合芍药,辛甘化阳,通阳益脾。生姜与大枣合用,辛甘合化,补脾和胃。诸药相合,共奏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之功。本方用于治疗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临床症见:腹痛剧烈为主证,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
2.5 大黄、柴胡、黄芩 由大黄、柴胡、黄芩组成的角药,是大柴胡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枳实攻逐阳明热结,柴胡、黄芩、芍药、法半夏、生姜和解少阳,大枣安中。诸药相合,共奏和解少阳,攻逐阳明,表里双解之功。本方用于治疗实邪郁滞于胆胃,临床症见:心下满痛拒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脉弦有力。
2.6 大黄、防己、椒目 由大黄、防己、椒目组成的角药,是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的核心配伍。方中防己苦泄,渗透肠间水气;椒目辛散,除心腹留饮,二者配伍以导水气从小便而出。葶苈子开宣肺气,通利肠道,大黄荡涤肠胃,二者合用逐水从大便而出。诸药相合,前后分消,共奏攻坚逐饮,化气行水之功。本方用于治疗肠间饮聚成实者,临床症见: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沥沥有声,舌淡,苔燥,脉弦滑。
2.7 大黄、栀子、枳实 由大黄、栀子、枳实组成的角药,是栀子大黄汤的核心配伍。方中栀子、豆豉清心除烦;大黄、枳实除积泄热。诸药相合,泄热除烦。本方用于治疗湿热积于中焦,酒疸热盛的证治,临床症见:心中懊恼,身热,心烦不眠,大便难,小便黄赤,身黄如橘子色,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沉或沉数。
2.8 大黄、黄柏、硝石 由大黄、黄柏、硝石组成的角药,是大黄硝石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大黄、硝石峻下热结,活血化瘀;黄柏苦寒,清泻里热,配伍栀子以增强清热之功。诸药相合,共奏清热通便,利湿除黄之功。本方用于治疗黄疸病热盛里实证,临床症见:身黄如橘子色,自汗出,小便黄赤,腹满胀痛拒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沉或沉数。
3 联合应用之角药
临床中为应对错综复杂的疾病,常采用角药联合使用的方式以增强药物疗效,扩大药物治疗范围。角药的联合使用,要遵循中医基本理论,避免角药的随意拼凑。将复方进行拆解分析,可以看出诸多方剂中蕴含着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角药,即角药的联合应用。如大陷胸丸包含了大黄、芒硝、甘遂角药和大黄、葶苈子、芒硝角药;桃核承气汤包含了大黄、芒硝、甘草角药和大黄、桃仁、桂枝角药;鳖甲煎丸包含了大黄、桂枝、芍药角药,大黄、桃仁、蟅虫角药及大黄、桃仁、芒硝角药。
4 结 语
角药是临床药物配伍的具体形式,配伍颇多巧妙,恰当运用可发挥更好的协同增效、减毒增效等治疗作用,对于治疗临床疾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深入系统地梳理《伤寒杂病论》中角药的具体运用形式,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与掌握角药的内涵与优势,增强临床遣方用药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1]金丽.中医方剂角药与阴阳学说[J].中医杂志,2013,54(8):715-717.
[2]范铁兵,杨志旭.《伤寒杂病论》中干姜“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65-167.
[3]李剑颖.《伤寒杂病论》中“角药”应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32-33.
[4]杨聪聪,司国民.浅析“角药”理论及其现代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7,23(7):13-15.
[5]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等.论经方中麻黄“角药”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9):83-85.
[6]宋春生,陈志威,赵家有.“三足鼎立”角药临床研究概述[J].北京中医药,2017,36(3):282-284.
[7]王伟,张建伟.略述《妇人规》角药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148-1150.
[8]范楷,张建伟.《妇人大全良方》“角药”配伍应用探析[J].光明中医,2015,30(11):2448-2449.
[9]支晓琴,张建伟.《傅青主女科》“角药”配伍应用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31-132.
[10]吴清梅,鲁玉辉.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0):820-823.
[11]黄程程,徐云生,赵帅,等.程益春应用角药治疗痤疮经验选介[J].山西中医,2016,32(8):7-9.
[12]张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肺癌角药撷菁[J].上海中药杂志,2013,47(11):1-2.
[13]杨建宇,孙文政,李彦知,等.孙光荣教授临床善用“角药”经验点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3-25.
[14]刘宇,王彦刚.李佃贵教授运用角药治疗肝硬化经验[J].河北中医,2016,38(8):1125-1127.
[15]魏文浩.姜良铎教授论角药的理论基础及配伍特点[J].环球中医药,2009,2(2):137-138.
[1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