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21王毅利房岩峰
王毅利 房岩峰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脑梗死作为好发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因国内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其发生率也明显提升,为患者健康、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需及时抢救,并辅以有效、周到的护理干预[1]。本研究为明确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43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并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参考,现报道2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共86例,均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并满足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患者家属均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上述病例按随机抽签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53~88岁,平均年龄为(66.82±4.3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53~87岁,平均年龄为(66.84±4.32)岁;2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包括病情观察、讲解疾病基本知识、饮食指导、病房整理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在上述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服务内容如下:①心理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称呼、热情友好的微笑,对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工作,接受自身业务水平,并全程陪伴患者,认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对照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即按时提醒患者理疗,并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利用自身所学按摩知识,对患者做好按摩服务等。此外,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患冲突,缓解其紧张情绪、心理压力。另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其对不适感的注意力,并安排一名家属陪伴,与护理人员统一口径鼓励患者。②环境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整理病房、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工作,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使患者、家属感觉到舒适感。因老年人多不喜吵闹,护理人员应将护理服务集中在白天,并消除周围噪音污染,加强夜间巡视,保证患者睡眠充足。③优质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六洁”、“三短”工作,比如为患者洗头、修剪指甲等;同时,帮助患者进行各项生活行为,如喂饭喂水、协助大小便、服药到口、调整体位等;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通常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自己患病情况,因而情绪波动较大,加上身处医院这种压抑环境下,患者更感觉焦虑不安,容易出现医患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全方位考虑患者需求,做好各项基础性护理,获得患者好感与信任感。④优质认知护理。以图片、影响、电视等多种途径,为患者、家属纤细介绍脑梗死相关知识。同时,在饮食方面,叮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食物温度适宜,不可过凉或者过热,避免患者并发消化道黏膜出血等病症。术后对患者皮肤、体征进行全面观察,对于有出血点者,应立即告知患者停用药物,并叮嘱其不可用力排便等。
1.3观察指标:①根据生活质量测定量表[3],评估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该量表应用百分制,评分低者,表示其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反之则证明其生活质量水平高;②自行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患者对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护理内容、操作技能以及心理状态的满意度,依照特别满意、满意、尚可、一般、不满意5级标准,对上述条目进行评分,从高到低分别是4分、3分、2分、1分、0分,总分是15~20分者为满意,不满15分者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满意者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对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研究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87.12±4.67)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77.98±5.82)分,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t=7.747,P=0.000)。
2.2患者满意度:研究组患者共43例,满意者42例,不满意者1例,满意度是97.67%;对照组患者共43例,满意者36例,不满意者7例,满意度是83.72%;2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962,P=0.026)。
3 讨 论
伴随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有较大变化,不同类型病症的发生率随之提升,其中以脑梗死最为明显[4]。脑梗死是威胁老年人群生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且发生率逐年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5]。脑梗死作为内科常见病之一,病程迁延,不易治愈,且一旦发作,患者各方面身体功能均下降,需辅以精心、优质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优质护理服务属于医疗护理领域上一项新兴护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作为一些护理工作的归宿、出发点,要求护理人员用责任感、爱心照顾每一位患者,从而使患者得到理想护理体验[6]。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其治愈率、康复率,减少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金钱、时间浪费,且有助于构建医患互信,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提升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首先,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接触时间最长的是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可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极大影响,因而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其次,环境对患者心理状态也可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其病情康复,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必要提供优质的医疗环境;再者,基础护理是体现护理干预优质性的重要内容,而提供优质认知护理,可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顾虑。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