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腹股沟斜疝诊治的体会
2018-01-21连继国
连继国
(吉林省大安市叉干镇卫生院外科,吉林 大安 131324)
临床上将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直疝。斜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前下斜行进入腹股沟管,并穿出腹股沟管外环而进入阴囊。直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也不进阴囊。腹股沟疝在各类腹外疝中约占85%,其中,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5%,男性多于女性约15∶1,右侧多于左侧,于局部解剖有关。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而发病原因较为广泛。临床又把斜疝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而先天性多由患儿在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将腹膜向前推移,形成腹膜鞘状突,随着其后的睾丸一并降入阴囊。后天性发生原因可因内环处缺陷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薄弱,当腹内压增高时,不能发挥保护作用,内环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疝内容物随之由薄弱处突出。而直疝多由老年人腹肌薄弱,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疝内容物由直疝三角处向外突出而形成。
特别在最近几年,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如何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对症治疗,均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及痛苦,促使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为此,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到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经临床诊治的腹股沟斜疝136例,现将临床诊治的体会,简述报道如下[1-8]。
1 资料与诊断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36例,均为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其中,先天性斜疝28例,年龄在3个月~3岁,平均为1.3岁。发病诱因:如小儿腹膜鞘状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全与腹腔相通,在小儿啼哭、咳嗽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所致。后天性斜疝108例,年龄在4~65岁,平均为46岁。发病诱因:多由患者内环处缺陷或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薄弱,当腹内压增高时,不能发挥保护作用,内环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疝内容物随之由薄弱处突出于体表,形成后天性斜疝。
1.2临床分类:根据疝囊的大小,疝内容物的性质、病程的长短,临床又将腹股沟斜疝分为如下四种类型。①易复性斜疝:患者常于久站、行走、劳动、咳嗽或婴儿啼哭时均导致腹内压增高,在腹股沟区可有肿块突出,可日渐增大,并经腹股沟进入阴囊。当患者平卧休息时,肿块缩小或消失。②难复性斜疝:局部坠胀感稍重外,尚有疝块不能完全还纳。③嵌顿性斜疝:常发生在重体力劳动、阵咳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腹痛,平卧或用手不能使疝块还纳。疝块紧张变硬,且有明显触痛。如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绞窄性斜疝。④绞窄性斜疝:临床症状较严重。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坏死感染,侵及周围组织,患者可有脓毒症的全身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肠梗阻等,病情甚为严重。
1.3诊断与鉴别
1.3.1斜疝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增加腹压,疝块可降入腹股沟区或进入阴囊,患者平卧或休息时,疝块缩小或消失的病史。结合指压内环试验,疝块不再出现。临床即可作出斜疝的诊断。对诊断困难者可选用无创性检查,如CT或立位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肠袢膨出,腹壁缺损的大小,还有助于术式的选择。
1.3.2与直疝鉴别:斜疝多见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斜疝经内环突出,可进阴囊,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指内压环试验,斜疝疝块不再出现,直疝疝块仍可突出。
1.3.3与其他疾病鉴别:①睾丸鞘膜积液:肿物完全在阴囊内,有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②交通性鞘膜积液:均见于小儿,阴囊肿块体积可随体位立卧位变化时大时小,透光试验阳性。③精索鞘膜积液:腹股沟部精索位置有肿物,与体位变动无关,牵拉睾丸时肿物随之移动,透光试验阳性。④隐睾:睾丸下降不全可在腹股沟区形成肿块,边界清楚。阴囊内无睾丸。压迫肿物可出现特有胀痛感。
2 治疗方法
2.1非手术疗法:①1岁以下小儿可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内环,以防疝内容物突出。如观察治疗6个月以上,疝块依然经常脱出,则应考虑手术治疗。②年老体弱的老年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也不宜手术治疗,可配合中医、针灸等治疗,以缓解症状。
2.2手术疗法:斜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①传统斜疝修补术: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常见术式有:a.疝囊高位结扎术。b.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②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情况下,利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缝合修补。常用术式有:a.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b.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③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有四种:a.经腹膜前法;b.完全经腹膜外法;c.经腹膜内法;d.单纯疝环缝合法。前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后方用网片加强腹壁的缺损。最后一种方法是用钉或缝线使内环缩小,只用于小斜疝或小儿斜疝。
3 结 语
腹股沟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在各类腹外疝中约占85%,其中,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5%。实践表明,正确、熟练、掌握斜疝诊断、鉴别诊断和各种手术方法的操作,均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及痛苦,能使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