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结肠炎48例护理体会

2018-01-21李春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肛周结肠炎腹痛

李春丽 孟 华 刘 妍

(1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壁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血管受阻,所致的一种结肠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IC的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1]。IC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便血,由于部分患者无特异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本文对诊断为IC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和护理水平。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和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收治IC患者48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73.21岁。其中男21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0.78∶1。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4例(占71%)。伴有基础疾病33例,其中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24例,糖尿病10例,心房颤动7例,高脂血症16例,习惯性便秘12例,11例患有2种或2种以上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腹痛43例(89.58%),主要位于左下腹,多为阵发性绞痛,少数为持续隐痛或钝痛。5例患者无腹痛,以腹泻、便血起病。所有患者均有血便,为鲜血便或暗红血便。腹泻40例(83.33%),表现为稀水样便或血水便。

2 护理对策

2.1 一般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保证睡眠,以减少体力消耗和肠蠕动次数。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皮肤温度及弹性、意识状况、的变化。动态观察腹痛及排便情况。对于高龄卧床患者,作好防褥护理,给予每2 h翻身1次。对于拟行肠镜检查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协助做好肠道准备,保证及时顺利的完成肠镜检查,实现早期诊断。

2.2 排便护理:密切观察大便的性状、量、颜色、次数的变化,为避免粪便的刺激损伤肛周皮肤,排便后做好肛周护理,用温水清洗肛周,然后给予温水坐浴或热敷,以改善局部循环,必要时在肛周涂无菌凡士林,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2.3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禁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饮食原则为少量多餐,以少渣、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本组有18例腹痛、便血严重者,入院时予以禁食,并给予完全肠外营养,病情恢复后逐渐过渡至流质、半流质饮食。

2.4 心理护理:患者常常存在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影响病情恢复。医护人员耐心讲解疾病知识,倾听患者主诉,消除患者的紧张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轻痛苦和不适。

2.5 出院指导:出院后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建立合理食谱,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以保持消化功能的正常。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注意原发疾病的防治,定期到相应科室随诊,坚持合理、规范用药,以免再次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便秘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并摄入足量水分,以保持大便通畅。

3 结 果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监护、补液扩容、血管扩张剂及抗生素治疗。病情重者禁食水,予以胃肠外营养,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至流质饮食。同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30例一过型患者1周内血便消失、腹痛缓解。18例病情较重患者经过2~3周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逐渐好转,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破损及肛周感染等发生。患者出院后按要求服药,定期复诊,25例于起病2~4周复查肠镜,16例肠黏膜完全恢复正常,6例可见病变处肠黏膜糜烂、充血、水肿,3例见肠腔轻度狭窄。

4 讨 论

IC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者,更易发生[1]。国内学者报道,我国73.6%IC为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2]。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占71%,多数合并基础疾病,与文献报道一致[3]。IC临床表现多为腹痛,因IC主要累及左半结肠,故腹痛也多表现为左侧腹痛,腹痛后多伴有腹泻和便血[4]。本组中有腹痛症状占89.58%,所有患者均有血便,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突然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时,应考虑IC的可能,及时行肠镜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5]。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疾病知识宣教,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防治便秘,重视IC的预防及早期识别,对有症状者细致观察腹痛、血便、腹部体征等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一过性IC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能在数天内恢复,重症患者有肠管缺血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可能,预后不良。合理的生活、饮食、肛周护理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心理疏导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 Sherid M,Sifuentes H,Samo S,et al.Ischemic colitis:A Forgottenentity.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118 patients[J].J Dig Dis,2014,15(11):606-613.

[2] 闫静,甘华田.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与中青年患者对比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11):767-769.

[3] 王帆,林雪,马敏星,等.心血管相关疾病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6):398-400.

[4] 袁凤仪,朱峰,刘德军,等.缺血性肠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3):324-328.

[5] Mosli M,Parfitt J,Gregot J.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sease associationand outcome in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ischemic colitis[J].J Dig Dis,2013,14(5):238-243.

猜你喜欢

肛周结肠炎腹痛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