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经脐单孔外科手术

郑 磊 许 淼

(1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2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二院,吉林 吉林 132021)

当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在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创伤小的诊治手段成为了临床治疗共识[1]。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自实施以来,手术创伤小的优势突出,但是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手术瘢痕问题无法满足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美观需求[2]。有报道指出,腹部外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实施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瘢痕隐蔽以及愈合效果良好等优势[3]。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腹部手术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优势,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实验对象是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总计80例,疾病类型包括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肝囊肿开窗、肾囊肿开窗等,收治时间是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将8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18~72岁,年龄均值(56.3±7.0)岁。实验2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在18~70岁,年龄均值(56.0±6.5)岁。两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组间基本资料对比,P>0.05,符合实验对比标准。

1.2 方法:8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均采取全麻操作。

实验1组: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借助分腿位,监视器置于患者头部右侧位置,手术执行人员位于患者两腿间位置,扶镜立于患者左侧位置。脐下缘位置做弧形切口(长度约2.5 cm)并置入Trocar(直径10 cm)、腹腔镜,在对手术患者的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的基础上,镜头退至Trocar附近,使用分离钳从Trocar两侧锐性穿刺进入腹腔后抓持、分离。在使用超声刀时退出其中1把分离钳并置入Trocar(直径5 cm),在使用施夹器时更换Trocar(直径10 cm),其余操作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一致。

实验2组:两孔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卧位姿势,在患者脐下缘位置作切口(长度约13 mm)并置入Trocar(直径10 cm)及腹腔镜,在全面探查后取分离钳于Trocar右侧锐性穿刺入腹进行抓持、分离。在此基础上于剑突下位置作切口(长度约10 mm)并置入另一个Trocar(直径10 mm)作主操作孔,其余操作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一致。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值以及术后瘢痕隐蔽性。

1.4 统计学方法: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实验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患者术后瘢痕隐蔽性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值行 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为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组间指标差异统计学标准。

2 结 果

2.1 组间手术时间对比。实验1组:胆囊切除术时间均值(54.0±20.0)min,阑尾切除术时间均值(41.0±16.8)min,胆囊肿开窗术时间均值(56.8±12.5)min,手术时间均值(53.0±22.5)min。实验2组:胆囊切除术时间均值(40.0±14.0)min,阑尾切除术时间均值(33.0±15.5)min,胆囊肿开窗术时间均值(34.0±8.6)min,手术时间均值(39.8±12.5)min。组间手术时间均值经统计学计算,实验1组高于实验2组,t=3.2434,P=0.0017。

2.2 组间住院时间对比:实验1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80±2.0)d,实验2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3.2)d。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80,P=0.4046。

2.3 组间手术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问题,手术切口愈合效果良好。另外,实验1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瘢痕隐蔽效果良好(95%),符合患者预期要求。

3 讨 论

外科手术工作一直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外科医疗工作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迅猛且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来说,是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4-5]。外科手术既往工作中一直强调手术的治疗效果,随后开始致力于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当前在满足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减少手术创伤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美容效果。内镜技术、腹腔镜的有效联合,实现了微创技术质的飞跃。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技术是借助人体自然孔道置入内镜,并对胃壁以及肠壁穿刺建立气腹,于内镜下对患者进行全面探查,并完成器官切除以及相关诊治工作。经自然孔道内镜有腹壁无切口的优势,最终达到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术后美容的效果。但是,整体操作困难性明显,尚无理想的器械且术后并发症问题明显。而脐孔可以满足人们腹部外科手术隐藏瘢痕的效果,还能够避免胃肠、阴道感染类问题,常规手术器械即可完成手术[6]。

本文选择我院腹部外科手术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组间基本资料(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组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部外科手术实验1组患者并无明显的优势。但是实验1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效果良好且腹壁无瘢痕,符合手术患者的美观需求(符合年轻患者的手术美观需求,不会增加患者手术期间的心理消极情绪问题),另外切口的减少同样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由此说明,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价值会越来越好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1] 汤朝晖,张勇,沈军,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0,33(8):747-749.

[2] 傅翼东,黄其根,赵华,等.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例[J].腹部外科,2011,24(6):381.

[3] 肖功亮.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医学综述,2012,18(24):4238-4240.

[4] 范莹,吴硕东,孔静,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与传统多孔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6,16(3):195-198.

[5] 唐建中,孙志为,莫一我,等.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8例报道[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8-119.

[6] 张经中,李晓娟,陈刚,等.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腹部外科,2014,27(1):51-53.

猜你喜欢

经脐单孔外科手术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