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莹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撷菁

2018-01-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瘀血病因妇科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1]。在月经初潮到绝经期间的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生此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贫血、妇科炎症,不孕等并发症,困扰女性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本病属于西医无排卵性子宫出血范畴,西医治疗一般口服性激素或刮宫,虽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中医治疗崩漏具有独特的优势。陈莹教授潜心临床30余载,研习前人学术思想,师古而不泥古,对于崩漏见解独到,疗效颇佳,余有幸侍诊左右,亲聆教诲,受益颇多,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崩漏的发生主要源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发生严重失调,冲任二脉受损,无法制约经血。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崩漏的认识不断发展完善。《内经》首先记载了“崩”,认为“阴虚阳搏谓之崩”,而“漏”首见于《金匮要略》,之后历代医家对崩漏的病因病机续有探讨,立论各有侧重。《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崩与漏可以相互转化,“崩而内有瘀血,故时漏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中漏下”,认为是由于“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所致。金元时期李东垣在《兰室秘藏》有云:“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肾阴亏损,虚热内生,伏于冲任,迫血妄行。《妇科玉尺》云:“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万氏女科》曾云:“妇人崩中之病,皆因中气虚,不能收敛其血,加以积热在里,迫血妄行,故令经血暴下而成崩中。”脾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令其妄行,也可发为崩漏。唐容川《血证论》有云:“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机。”《千金翼方》有云:“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瘀阻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崩漏病因多端,病机错综复杂,历代医家虽对本病各有己见,但仍可概括为虚、热、瘀这三个方面。

2 从瘀论治

陈莹教授认为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是崩漏的主要病因。本病因虚致瘀,病理特点可谓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大凡血之为患,欲出未出之际,停在腹中,即成瘀血”[2]。正如《血证论》中云:“失血何根?瘀血为其根也。”血瘀是引起崩漏的主要因素,并且多种病因最终均可导致血瘀。叶天士有云“是冲任不能摄血又有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而下者。”瘀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贯穿疾病始终,使崩漏反复发作、病程缠绵难愈。治疗崩漏时首先应明确诊断,排除妊娠相关的阴道流血及一些器质性病变,以防误诊。症见: 阴道流血淋漓不尽夹血块,小腹刺痛拒按,平素急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舌质偏暗有瘀点或舌下络脉怒张,脉弦涩,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与经期不符。若见上述症状,便可使用此法。离经之血得流,体内瘀血得去,流血方止。此时如妄用固涩止血之法,会有留瘀致邪之隐患,可导致病情迁延,久治不愈。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治疗崩漏的基本治疗原则。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云:“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期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期用补血还其旧[3]。”塞流必兼澄源,澄源亦当固本。出血期陈莹教授主要从“瘀”论治。活血化瘀以塞其流,血止后调补肝脾肾三脏以澄源复旧。结合月经各期的生理特点,调节全身气血阴阳,从而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疗效甚佳。

3 临床用药

出血期离经之血妄行于外,瘀血阻滞冲任胞宫,子宫藏泻失司,治疗当塞流与澄源并重,不可截然分开。陈莹教授善用通因通用反治法,暴崩之时,用活血化瘀之药物,使离经之血,循正经常行。但因崩漏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日久必损伤气血,故陈莹教授在活血化瘀止血的同时亦注重补益气血。通常先活血以促瘀血排出,使新血寻其常道。予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加三七粉,方中桃仁和红花相须为用,破血行滞; 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为血中之气药;牛膝引血下行,行血散瘀;赤芍凉血化瘀; 当归与生地黄既活血又养血,与其他活血药相配伍,祛瘀且不伤正; 桔梗上浮宣散肺气;枳壳苦辛降泄,行气宽中;柴胡疏肝解郁,三者同用理气行滞,气行血则行;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使其血止而不留瘀,瘀去则血自止。全方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调经止崩之功,祛瘀生新,其血自止。

配合其自拟经验方以固冲止血兼治其本,药物组成为:熟地、柴胡、山萸肉、龙骨、牡蛎、仙鹤草、茜草、黄芪、炙甘草、海螵蛸、棕榈炭、藕节、白芍、白术。若遇腰痛如折,大便溏、小便清长等肾阳亏虚者,加鹿角霜、巴戟天、淫羊藿等以温补肾阳,益精补血。症见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舌咽干等肾阴不足者可加墨旱莲、女贞子、龟板等滋肾益阴;若伴少气懒言、纳呆便溏者可加升麻,白扁豆等以健脾益气; 若有目赤肿痛、心烦失眠、小便短赤者亦可加黄芩、栀子,牡丹皮清热凉血;若伴急躁抑郁、善太息,胸胁胀满者加合欢花,郁金以疏肝理气。

4 验案举隅

李某,35岁,职员。初诊时间2017年3月6日。主诉:月经紊乱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8天。现病史:自述近1年月经紊乱,30~37天一潮,每次持续十余日,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色暗红,夹血块,伴腰酸腹痛,经前乳房胀痛。2017年2月16日阴道不规则流血至今已18天,时断时续,量少,色暗红,夹小血块。气短乏力,纳眠可,大便3~4日一行。婚育史:已婚,孕1产1,工具避孕。辅助检查:①尿hCG阴性;②血常规:血红蛋白112 g/L;③妇科内诊: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少量暗红色血从宫腔流出,因有流血故未行双合诊;④妇科超声:子宫内膜厚0.82 cm,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查体: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气虚血瘀型);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固冲。处方:血府逐瘀胶囊3盒,6粒日2次,口服;三七粉12袋,3 g/袋,1袋半日2次,冲服;自拟固冲汤加决明子10 g,苍术10 g,泽泻12 g,炮姜10 g,侧柏炭12 g。7剂,水煎服。嘱患者先服用3日血府逐瘀胶囊及三七粉后,再配合汤药同时服用。

二诊:2017年3月16日。服药后前3天血量增多,随后逐渐减少,现阴道少量淡红色分泌物,气短乏力症状减轻,纳寐可,二便调。查体:舌体胖大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党参10 g,10 剂,水煎服。

三诊:2017年 4月7日。患者现血止22 d,神疲乏力症状明显减轻,小腹下坠不适,与月经将潮有关,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淡暗略胖大,苔薄白,脉沉细。处方:白术15 g,茯苓15 g,菟丝子15 g,枸杞子15 g,炙甘草10 g,鸡血藤15 g,当归15 g,茜草15 g,川芎10 g,益母草15 g,柴胡6 g,白芍15 g。7剂,水煎服。血府逐瘀胶囊2盒,6粒日2次口服。经前活血以助瘀血排出。随后三个月电话随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按语:患者以“月经紊乱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 18 天。”为主诉,查妇科超声及内诊排除器质性病变,尿hCG 试验阴性除外妊娠流血。故可诊断为崩漏。患者下血色暗红,有小血块,经前乳胀,气短乏力,舌暗淡,脉弦细可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导师辨证精准,出血期用活血化瘀法使宫内瘀血排出,并非重用固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正如《傅青主女科》云:“瘀血内攻,不知解瘀而用补涩,则反致新血不得生,旧血无以化[4]”。当血量增多配合其验方止血防脱。血止后继续服用中药调理,使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5 小结

崩漏成因繁冗难辨,常涉及多个脏腑,导致冲任失固,血不循经,是妇科中的疑难病证。陈教授在临证时详察病史,四诊合参,辨证求本,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运用“治崩三法”,寓止于通,组方巧妙,标本兼顾。在用药同时嘱其改善生活方式,少食辛辣刺激之品,起居有节,不妄劳作,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恢复月经周期,从而减少崩漏的复发。

猜你喜欢

瘀血病因妇科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