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2018-01-21崔颖
崔 颖
(辽宁省彰武县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200)
脑梗死和冠心病都是老年常见病,它们既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存在,甚至相互掩盖互为因果,影响及时诊治,尤其是脑梗死合并心肌梗死时预后较差,值得重视[1]。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脑梗死合并冠心病住院病历75例,其中资料完整的68例,现将68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43~83岁,平均62.8岁,病程1 h~30 d,68例患者中吸烟38例。
1.2 诊断标准:脑梗死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颅脑CT扫描诊断,冠心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3 临床表现
1.3.1 脑梗死临床表现:意识不清23例,神志清醒45例,62例有不同程度一侧肢体偏瘫,其中右侧肢体偏瘫25例,占36.8%,左侧肢体偏瘫37例,占54.4%,中枢性面神经瘫痪47例,占69.1%,失语24例,占35.3%。
1.3.2 冠心病临床表现:心绞痛33例,占48.5%,其中典型心绞痛占二分之一,疼痛不典型心绞痛者占二分之一。心肌梗死16例,占23.5%,胸痛发作时冷汗者占75%,气短者48%,呕吐者占43%,因此胸痛加恶心呕吐,冷汗及气短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线索。隐性冠心病9例,占13.2%,心律失常0例,心力衰竭7例,占10.2%,合并高血压者9例,占57.3%,合并糖尿病19例,占27.9%。
1.4 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59例有不同部位的单个或多个低密度梗死灶,4例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均示异常,ST-T改变者49例,有病理性Q波及ST段弓背抬高者14例,占20.6%,梗死部位者中以前间壁,广泛前壁和下壁最多,分别占34%、28%和23%,在心电图改变中,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16%,左前分支阻滞者占19%,低电压者占14%,并发传导阻滞和低电压者达49%。
1.5 死亡因素:死亡14例(20.6%),死于心肌梗死8例,占57.1%,脑水肿并脑疝4例,占28.6%,肺部感染2例,占14.3%,心力衰竭1例,占7.1%。
2 讨 论
2.1 发病因素
2.1.1 年龄:本组患者高龄化,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占51%,女性高峰与男性高峰一样,多在55岁左右,无较男性发病晚10年的特点[2]。多数有冠状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共同基础,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脑梗死同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后果。
2.1.2 吸烟:诱因吸烟是心、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吸烟产生的烟碱和一氧化碳是主要有害因素,烟碱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一氧化碳致组织缺血、缺氧,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并能影响血小板功能,使血凝异常,增加心脑卒中机会。长时间吸烟可降低脑血管舒缩功能,减少脑血流量和加速脑动脉硬化,应通过教育,生物反馈,行为调整和催眠等方法鼓励戒烟。
2.1.3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共同的常见病因,当脑部发生病变时,无疑会在已存在病变的心脏又增添新的负担,从而诱发心脏方面的疾病,脑梗死早期常有血糖升高,血钙降低,这些都可引起心肌损害,出现冠心病[3]。脑梗死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缺氧,自由基大量增多等均可引起心肌损害,出现冠心病。脑梗死早期进食障碍,少数患者呕吐及脱水、降颅压治疗等使机体产生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导致心脏方面的疾病发生,发生冠心病。
2.2 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脑梗死和冠心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均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下肢>上肢,而肺循环动脉极少受累。病变分布多为数个组织器官的动脉同时受累。
2.3 诊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2.3.1 我们在临床上,脑梗死患者同时合并有心电图异常的情况相当常见。所以,临床医师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应注意以下4点:①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伴有语言障碍及意识障碍,往往不能及时诉说其周身不适症状,所以,心电图检查应作为急检的项目,最好在入院时就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所合并的心肌损伤,及时给予治疗。②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心脏,慎用可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注意补液速度及补液量,给予20%甘露醇快速脱水时,要密切观察心脏情况。③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时,要积极兼顾心电图异常的治疗,如吸氧,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静滴钾镁合剂等。④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电解质紊乱诱发的心律失常。
2.3.2 脑梗死和冠心病防治:应明确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尽早去除或控制高危因素。应用环氧化酶抑制剂,口服阿司匹林以降低血液黏度,畅通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尽早纠正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均为心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2.3.3 脑梗死和冠心病防治:①应明确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尽早去除或控制高危因素。应用环氧化酶抑制剂,口服阿司匹林以降低血液黏度,畅通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尽早纠正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均为心脑卒中的重要措施。②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患者寿命。发挥患者的主管能动性配合治疗,已有客观根据证明:经过合理防治可以延缓和阻止病变进展,甚至可使之逆转消退,患者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此外,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患者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质量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超过正常标准体质量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膳食。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尽量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肾、脑、肺、肝等内脏,蛋黄、猪油、鱼子、蟹黄、奶油及其制品,可可油、椰子油等。以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肌肉,各种瘦肉,鱼肉,蛋白,豆制品为宜。合并有高血压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处,是预防心脑卒中的一项积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