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8-01-20耿爱萍
耿爱萍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养成的关键时期,而阅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途径
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而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阅读习惯也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因此,要培养小学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固化他们的阅读行為,从而使他们能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进而主动阅读、热爱阅读。
一、课堂导读激发阅读欲望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推动者,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立足课堂,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教授适当引申,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小女孩的遭遇表示同情,这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为学生介绍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书中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如丑小鸭、拇指姑娘等。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探寻故事的详细内容,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把学生引入书的海洋,体验阅读的乐趣。
二、通过阅读活动调动阅读兴趣
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控能力,对枯燥的读书行为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而对新鲜事物则兴趣浓厚。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根据读书内容、书籍特点等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将阅读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不断增加阅读的新鲜感,使他们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例如开展讲故事大赛,采用讲动物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事等的比赛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参加的比赛,学生要选择相应的书籍去阅读,积累相应的故事来参与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在阅读活动中感受读书的快乐。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亲子共读活动,与父母共同读一本书,写出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读书兴趣,从而主动阅读、坚持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创设阅读平台营造阅读氛围
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形成持之以恒的读书行为,还需要教师、家庭、学校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书籍和属于他们的阅读平台。特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阅读范围也不再仅限于童话故事等简单的读物,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一些儿童文学类的书籍、自然科学书籍、名家名篇、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平台,例如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把自己的图书捐献出来,大家交流阅读;还可以设定固定的读书日,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去读书,强化阅读行为,培养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合作,要求孩子每天坚持睡前阅读并定期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要求家长在休息日带孩子去当地的图书馆借阅书籍,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图书,扩大孩子的阅读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保证了小学生的阅读时间,推动了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成果促读,激励阅读行为。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控能力,很多孩子可能一开始喜欢读书,但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下来,最终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督促学生的阅读行为,激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表彰,通过民主测评,选出班级里的读书模范,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其学习。这样通过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激励学生的阅读行为,保证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每个月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读书笔记的质量等评选出读书之星,公布在班级的光荣榜上,并进行物质和精神表扬。这样会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一种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学生就会积极阅读、主动阅读、加倍阅读,长期坚持下去,能有效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教师、家庭的共同引导和帮助。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孩子领入阅读的天堂,不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行为,才能保证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蒋英.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及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4):27.
[2]牛寒松.让每个小学生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J].学周刊,2015(7):168.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