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减负
2018-01-20芦东海谢瑛
芦东海 谢瑛
长期以来,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导致学生负担,特别是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也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甚至超过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学生心理变得扭曲。于是“减负”精神深入人心。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都在努力探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贯彻落实“减负”精神。
应当说,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是落实“减负”精神的主渠道。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该怎样落实高效课堂“减负”呢?
一、提高认识,明确“减负”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学校通过教研会、专题研讨会,使每个教师都要树立“减负”的意识,明确认识到,教育发展到今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学生的期望值已经大大超过学生心理的最大承受力,已经造成了部分学生人格的不健全,甚至心理变态,在现实生活中,已出现了令人深思的事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迫在眉睫。只有统一了思想,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负担已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教师上课时,才有“减负”意识,才会自觉减负。
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可明确规定教师每堂课讲课的最长时间。我们认为,看教学效果,最终是看学生学得如何,懂得了多少,能力有多强,而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多,教得如何仔细。限定讲课的时间,就是要教师精讲,讲关键,讲方法,减少低效劳动,避免无效劳动,尽量做到高效劳动,这也是在为教师“减负”。坚决杜绝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上呆若木鸡,脑海一片空白的现象。在管理落实上,各教研组长带头上示范课,均按此规定执行。教研组长每天抽查本组教师每堂课讲课时间,学校领导轮流抽查教师执行情况,使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最长讲解时间这一措施得以落实。
二、在压缩教师每堂讲课时间时,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乐起来
限定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就为学生活动提供了时间,在课堂上,才能有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别人嚼过的馍没味”,只有通过自己亲身探索实践去获得知识,才会学得活,学得牢,才能学以致用。这也才算得上是真正落实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地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要落实这一点,应推广“学生讲,教师点评”的上课模式。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先是让胆大的、学习能力强的、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轮流上台讲课,让学生给学生壮胆,进而营造学生登台讲课的气氛,逐渐向每个学生都当“教师”这个方向过渡,做到人人登台讲课。应当说,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可多让学生在公开场合表达见解,训练学生抽象思维,可多让学生观察现象,多让学生动脑思考,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养成多思善思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做到学生按学号顺序依次上台讲课,教师点评,那么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会空前高涨,课堂气氛也会自然活跃。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也就乐了起来,学生就不再感到课堂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就不再认为课堂是沉闷的、乏味的,是老师的,而会觉得课堂是活跃的、有趣的,是大家的,当然也是“我”的。原来去上课的那种沉重感没有了,心理负担也就减轻了,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好转。
三、对作业的处理,学校可规定任何学科作业学生在当堂完成,不布置课后作业,或者说家庭作业
本学科作业只能在教导处给该学科排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布置那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当然作业的确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也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实践证明,布置大量的作业,特别是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只能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不懂的仍不懂,那几乎是无效的劳动,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换来的只能是对学习的厌倦、反感。如果学生从繁重的作業堆里爬了出来,解放了自己,就会觉得轻松至极。
四、课堂降低难度
教师在课堂所讲的内容应该做到95%的学生能听懂,并能运用。重抓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搞高、深、尖的东西,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按学习能力的差别进行分组,选出组长,上课时,由组长提出本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解答,教师重点解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过深或过浅的问题则留在“自由课”,由学生自己请教老师解决。在综合教学中,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从这个角度讲,难度也必须降下来。实践证明,只有降低课堂难度,重心下移,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上课喜欢讲深,攀高,甚至有些东西连自己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只有个别学生能跟着思路走,而大部分学生未能跟上,甚至开小差,或者干脆昏睡。这样,教师的“辛勤劳动”有多大意义?高效课堂效益又在哪里呢?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既能“减负”,又能“增效”,过去一直未能把课堂难度降下来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当然在具体施行中,也许会遇到一些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还有待完善。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