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8-01-20朱晓勤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卢沟桥烽火生词

朱晓勤

一、教材分析

新世纪的孩子们对历史感到陌生,对日寇侵略的史实知之甚少,对侵略者的蓄意挑衅、蛮横侵占我国领土的罪行进行了解,对我国军民顽强抗敌的精神进行歌颂是本课的主题,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生词和词组。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认识“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3.情感目标:

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识“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2.叙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四、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讨。

五、教学设备

1.导学提纲。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检查

教师:(呈现预习学案上的思考题和练习题)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所得。

学生:(1)读准生字,并组词。

(2)展示:交流对“烽火”的理解;相互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卢沟桥”的一些信息材料。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自主先学的主要策略,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交流和展示环节,既是检查预习情况,也给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借鑒提供了平台。】

(二)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教师:根据文题《卢沟桥的烽火》,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1)“烽火”是什么?

(2)“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

(3)卢沟桥在哪儿?

(4)“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3.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和相关信息而相互交流。

教师:(多媒体课件)卢沟桥简介;简介“九一八”事变。

【设计意图:课堂之初的歌曲欣赏,为课文背景做铺垫。“揭题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对于提出的问题,采取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问题学生自己提出,学生相互解决;教师的PPT展示,利于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背景,为文本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学生:(1)读准字音、生词。

教师:(PPT呈现生词)。

(2)读通读顺句子,读顺课文。

2.再次交流预习情况:

(1)(PPT呈现生字和生词)理解部分词语。

(2)读课文: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分自然段读;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读。

3.指导分段:

教师:想一想每一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些自然段之间意思相同可以合并在一起?

教师:指名分段。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段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仍然注重教师导学的有效性,从课文自然段之间意义的关联性、课文的顺序而划分段落,段落的划分和段落大意的归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合作学习。】

(四)阅读理解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学生讨论、交流和反馈“蚕食”“魔爪”“咽喉”等关键词语的含义。

2.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短语。

学生交流:①1937年7月7日深夜;②第二天凌晨;③当天晚上。

(2)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学生交流。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形势危急;②中国共产党的作用;③全国人民对守军的慰问和声援。

4.学习第四段: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地抗击日军的?齐读,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学生:合作讨论。

5.学习第五段:

教师:(1)课文是怎样描写中国人民不顾强敌、奋勇作战的英雄气概的?

(2)抓住关键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

6.指导造句:

指导学生理解“逐步”。

(1)齐读出课文中含有“逐步”词语的句子。

(2)说说文中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用“逐步”说一个句子。

7.合作学习:

(1)说说事件发生的脉络。

(2)总结课文的主题。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这个环节以“读”和“理解”为主,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突出“学生为中心”“学生发展”为前提,学习方式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注重问题引领,以问引读,以问促读。】

(五)课外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时期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设计意图:这个课外作业的设计,注重兴趣的激发,走出抄写字词、背诵课文的传统方法,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利于综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能力。】

七、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烽火(第一课时)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敌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而逃 奋起还击

(可耻卑鄙) (足智多谋 英勇善战)

【设计意图:对比性的板书设计,利于激发学生对日军的憎恨,对我国军民的赞美,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升华。】

八、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的“九一八”史料的介绍和补充,引出课文的背景“卢沟桥事变”,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的阅读中。在历史资料的铺垫下,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高,也同时升腾起对日寇的憎恨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军民的赞颂。这篇文章的教学,给学生上了一节历史课、一节德育课。

这节课的教学,笔者改变了讲读法,从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之初的自主交流,阅读学习的自主、合作学习等,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为中心” “学生发展”的宗旨。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卢沟桥烽火生词
烽火瞬息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烽火戏诸侯
难忘烽火岁月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