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微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

2018-01-20高晓珍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

高晓珍

摘 要: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起源于至微。”艺术来源于对微小事情的积累,当量变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引起质变,艺术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样如此,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慢慢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才能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在小学中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尝试采用微日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分析了微日记的含义以及其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接着又分析了中段写作课堂微日记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诸位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教版;中年级段;微日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目标中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然而从当下小学中段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来看,实际教学完成度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写作训练方式不当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创新训练方式,引入微日记则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下面,本文就针对微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展开探讨。

一、微日记的含义及其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微日记是日记的一种,指的是利用简短的话和平凡的语言记录日常生活经历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简单、微型的突出特点。这不仅可以是一段生活感悟,还可以是一种生活体验,又可以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相比较于传统日记,微日记更符合小学生写作习惯,最大的不同点自然在于微日记没有字数限制,学生只需要用文字简单记录下所感所想即可。中段小学生识字量本身就比较少,要求学生写微日记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焦虑症,还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助于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而更好地认识和感受这个世界。

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中段学生每学年写作次数不少于16次,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因为教学时间不足而不能完成这一训练目标。微日记既节省了学生写作时间,又提高了教师作文批改效率,教师得以将更多时间用于组织写作训练上,这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微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以及年龄限制,往往缺少主动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这也就导致写作活动中经常面临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在微日记中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形象生动地记录下来的同时,学生实质上也就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这不仅避免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细节描写能力以及概括叙述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上的单元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用微日记记录下生活中的细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写作任务:天空中不时有飞过鸟的痕迹,请任意选择一种鸟类,用文字記录下你的观察。可以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字数不限。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这个话题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有学生写道:“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公交车旁边的树上有一只灰色的麻雀。它的羽毛全部是灰色的,不时扇动着翅膀,两只眼睛转来转去,好像我家养的那只小猫的眼睛。它还会叫,叽叽喳喳,好像唱歌一样。公交车开过来它就飞走了,大概是受到了惊吓,一下子就不见了,飞得真快。”短短100多字,学生先后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叙述有条有理,效果非常好。持之以恒,他们就会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良好习惯,慢慢就能下笔如神、写出细节丰富的佳作了。

(二)利用微日记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低下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不善于用文字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是一种负担,一上作文课就无精打采。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写出情感饱满、细节丰富的文章,发自内心地喜爱上写作。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微博、微信是当下非常时髦的社交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发布在微博、微信上,自由抒发个人感悟。这是微日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将会起到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在班级的微博圈里发布了这样一个话题: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你是否喜欢下雨天,为什么?请在微博上写下自己下雨天的经历,表达一下你的感想。这个话题一经发布,马上就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人这样写道:“秋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这两天一直在下雨。我喜欢下雨,它让我知道秋高气爽的季节就要来了。雨水落在大地上,滋润了大地,让我的心情舒畅极了,我心灵深处的那扇门也仿佛被敲开了。”在微博上,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发布微日记,还可以收到别人的评论和点赞,看到别人的微日记。这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越来越喜欢这种写作方式,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少。

(三)利用微日记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写作是一个听、说、读、写全面调动的过程,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巧妙地借助微日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发表看法,并以微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对事物、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批判和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形成,进而创作出更加富有个性、创造性以及生命力的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教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收看BBC纪录片《月球之谜》,并用微日记记录下自己收看纪录片的感受。有学生在微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布置我们观看纪录片《月球之谜》,我跟爸爸妈妈一起看了这个超级纪录片。里面提到月球为地球生命诞生创造了很多机会,因为月球的存在挡住了一些小行星,促进了地球磁场的形成。那么究竟是月球的年龄大还是地球的年龄大呢?我真的非常想要知道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对微日记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看能不能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在对微日记内容进行评价、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了富有创造力的作文,语文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将微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相互融合,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微日记积累写作素材,开拓语文思维,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玉玲.浅析微型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的有效融合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7):65-66.

[2]缪春祥.巧用微型日记,激发写作兴趣:浅议微型日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8):54-55.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教版小学语文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二年级柜台(人教版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