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018-01-20赵雨
赵雨
摘 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实现特色教育,促使初中生的个性、全面、多元发展,实施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与开发课程的教育政策,鼓励各个地区的学校、师生主动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来展开特色化的历史教育。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都应把握这一机会,合理利用现实资源来丰富与拓展历史教材,以满足初中生的多元化历史学习需要。因此,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开发校本课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是指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师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理论开发依据,深入调查本校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需求,合理利用本地区、本校的历史课程资源来选编并在校内实施的历史课程资源,将其作为历史教材的补充来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改善历史课程的教学环境,保证历史课程更加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及时评价三个层面进行讨论。
一、因人而异
初中生是一个性格敏感、脆弱且极具逆反心理的群体,如果教师所设计的历史校本课程无法激发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反感、厌学心理,就会引起初中生的反抗心理,使其拒绝从事一切与历史有关的学习活动,而这也直接影响着历史校本课程的落实。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本身也是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材料作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
为了满足本班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需求,笔者常常会开发一些历史实践活动来作为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历史问题。比如在“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课中,笔者组织初中生在周末到本地博物馆的“隋唐馆”学习隋唐文化。本地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隋唐古物,有唐三彩、唐代女俑等,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人物的妆容、衣饰等来推断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再结合教材中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介绍,来讨论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另外,在历史校本课程中,笔者也常常以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材料。大多数的初中生十分熟悉网络信息搜集流程,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调查来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料,比如在《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中,笔者便让初中生利用网络调查唐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并根据唐代的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来总结唐诗的特色,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来分析社会环境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教师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时候要合理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个地区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此,教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拓宽历史课程的教学渠道,让初中生学习本土化的历史知识,了解本地历史发展,进而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山西运城一直都有“盐运之城”的美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笔者设计了主题为“运城——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地”的历史校本课程,详细地对运城的历代文明以及历史更迭进行了课程开发,从运城的建立入手,到各个朝代的建制变革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重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等进行了全面的实践调查。不仅如此,笔者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合理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与学生一起到运城的各个文物旅游景点进行参观,感受运城的历史气息。
三、做好评价
我国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历程很短,教师可借鉴的经验很少,所以教师必须要及时评价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程,了解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调整。另外,历史校本课程属于特色化教学活动,追求的是合理与个性的协调统一,每个学校的历史校本课程都可以体现本校特色,各个学校的历史校本课程存在明显差异,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联系实际,以及时评价来保证历史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每隔一个月,笔者的实验校都会组织所有的教师进行一次“校本课程例会”,在例会上,各个历史教师会将自己在近一个月内所展开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提出自己在实施校本课程时遇到的难题。待教师发言结束之后,所有的教师要进行评课,对每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不仅如此,历史教师也可以在例会上提出自己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时产生的新想法,供全体教师讨論落实新的校本课程方案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要想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加强合作,共同从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使得历史课堂的人文性、独特性、创造性日益突出。
参考文献:
[1]芮小亚.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杨园园.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与教学反思:以《失落的文明》为例[J].时代教育,2016(24):1.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