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驱动学生深化历史学习
2018-01-20柳林
柳林
摘 要:不统一讲解的课堂可以是好课堂,“散乱”的课堂也可以是好课堂。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为教与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信息化时代的历史教学迫切需要一场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服务,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正成为历史教师专业深化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学习;教学反思
互联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教育时代席卷而来,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着一场革命。在这样的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喜好也在发生变化。教师运用所具备的信息化教学素养驱动学生深化历史学习,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专业素养是驱动深化历史学习的源泉
有些东西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些东西则要回归传统。信息技术更新非常快,当我们好不容易学会并熟练运用一门技术时,又出现了新的技术。而被一些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却常常具有非常持久的生命力。因为信息化时代,知识更迭和资源汇集很容易也很迅速,作为教师,能够筛选出对于学生几十年不变的知识与技能坚持下去,永远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信息技术运用时更需要的基本功。最新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其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把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很大程度就靠课堂教学来落实,那么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产生实效,就要我们教师格外走心。在信息技术渗透进的课堂,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就考验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计划都会发成灰烬,变成‘木乃伊。”历史教师应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意识,也提供能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认知和创造水平。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驱动学生深化历史学习的关键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借助信息技术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关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是支持学生获取信息、构建知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我们认为教师制作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作业预习,把课堂宝贵的时间留给金字塔中较高层次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化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把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脉络的梳理呈现于微视频,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史实,构建知识结构。把在史实中引发的结论、观点、分析等留待课堂进行师生、生生间的深入探讨。在新授《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课时,制作了微视频,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课堂中,我们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块内容进行了分组学习,每组各选一块内容的资料包。但发现临到下课时,每个小组仅对自己所选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而且与其他小组几乎是没有交流的。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小组学习,平台只流于形式。后来,我做了修改,把三个版块连成一条线索,提供相关的资料,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开发兴趣,提出问题并探究,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和学习体验,从学习中找到一种关联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选择权和自主权。后来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将这条线索上的三块知识学习了一遍,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了疑问。有的问题比较浅层次,有的比较深刻,这也让我了解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最后,还在同学们的疑问中生成了“现代化建设发展政治优于经济,还是经济优于政治”辩题,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借助信息技术,从既定内容延伸出去展开探究,从系统性学习到碎片化,再回归系统。
三、信息技术驱动深化学习渗入教学反思
历史的信息化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关注学生的感悟,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要做符合教学规律的事。传统的教学反思常常容易使自己陷入個人的经验和思维定式下,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互联网给我们教学反思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视觉可以帮助教师看清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其他同行的感觉和建议也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助力。教学反思工具有很多,有软件分析工具,如我们所在用的青果在线平台、智学网等,能在学生检测后提供数据和学情分析,大数据帮助我们准确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诊断我们在教学中的问题。还有协作反思工具,主要是基于网络支持交流的软件,我们可以听取学生、同行、专家的意见,拓宽教师间反思的交流途径和渠道,借鉴各种经验。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多角度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检测反馈,并进行互动、反思,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驱动学生深化历史学习。信息技术对现代历史学习和教学的效用体现为一种给养关系,我们需要在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中持续提升,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田爱丽.教基础教育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朱汉国,单怀俊.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誗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