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出发,革新教学方式
2018-01-20孙存网
孙存网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的许多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从物理现象入手,加强引导初中生融入物理学习的氛围之中,开展“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模式,为中学生探究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期待物理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一、在物理课堂上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研究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模式中,发现问题才能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课堂上。
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下,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紧密地联系生活,探究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教师在事前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发散和拓展。例如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引入课堂之中当作辅导,让问题情境创设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延伸性,增强物理问题的发散性,以点带面,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大大提高。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完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从生活情景出发,而不再是从表现出发,让学生从教师枯燥的讲解中抽离出来,让学生找到物理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底蕴和内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借助问题情境让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能力大大提高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往往没有找到一个科学合适的方法,过度依赖物理教师的讲解,在课后只会通过习题来强化理解,这样的物理学习是表层的,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的,对于初中生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只通过书本知识与课堂讲述很难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科学习的乐趣,而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了解和认知物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科学的情景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能力。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常采用问题情境,包括悬念式提问、探究式提问、辐射式提问以及活动式提问,例如以悬念式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在面对压力压强的知识时,教师借助生活中利用压强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包括城市水系统是如何向高楼供水的、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与下沉的等等,这些悬念式的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与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出发创新知识,加强探究能力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最佳的交流渠道,物理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搭建和完善现有的物理知识框架,让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充分把握重点。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时提高自己对物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向学生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设计问题的针对性。为了锻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从多个角度思考物理问题,从生活的问题出发,锻炼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路知识的时候,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特殊电路出发,通过特殊的电能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包括楼道内声控开关的电路设计、家庭电路中的断电保护电路机制等等,引导学生探究此类电路的设计原理,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串联电路以及并联电路知识的认知,还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认识物理知识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让学生积极进入课堂讨论之中,最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尤其是初中生进入到青春期发展的特殊阶段,对于自我的学习有了更多规划和想法,传统的物理学习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探究兴趣。为了改变这一学习现状,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上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科学现象,不断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習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推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乐趣,也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让初中生在未来的物理学习中打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探究物理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开拓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雷.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 [J].中学物理,2014,32(5):86-87.
[2]向以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98-99.
?誗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