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

2018-01-20赵秀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诊断率股骨头准确率

赵秀梅

(单县南城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300)

在临床治疗中,股骨头坏死为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可影响患者股骨头功能,造成残疾[1]。为研究分析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均充分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障碍及哺乳期等患者。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9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54.32±4.20)岁,8例患者为女性,男性患者为12例。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30~80岁,平均年龄为(54.54±4.98)岁,7例患者为女性,男性患者为13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CT检查,取仰卧位,层厚为10毫米,层间距为1毫米,电流为300 mA,电压为120 kV,扫描患者的股骨。实验组进行核磁共振诊断检查,取仰卧位,利用相应的核磁共振仪器,扫描部位为股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分期等,两组患者检查结束后,均进行手术探查,作为准确结果,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等临床指标。

1.3.1 分期标准

借助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坏死病情进行分期。Ⅰ期:患者形成髋关节疼痛,走路时疼痛症状较为明显。Ⅱ期:酸痛不适,出现钝痛及针样痛等,于机体膝内侧与腹股沟区域放射,可出现麻木感,进行活动时较为明显。Ⅲ期:持续性髋关节疼痛较为剧烈,站立时,髋关节疼痛可更为明显。Ⅳ期:患者的股骨头结构与形态已发生较大改变,出现大面积的不规则变平,骨小梁结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选取患者均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实验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诊股骨头坏死例数为19例。对照组中,15例患者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5.0%与75.0%,两组诊断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诊断股骨头1期结果准确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

3 讨 论

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股骨头处于受阻状态,并伴有股骨头骨质缺血,降低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为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可影响患者股骨头功能,造成残疾,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对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早期确诊股骨头对于后续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早发现病情可显著提高预后效果[2],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应用较为广泛。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结合射频脉冲,忽略限制扫描,可对患者解剖信息及纤细病变进行显示,提高检出率。磁共振为临床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度较高,断层成像,分辨率较高,能够从多个方位和角度成像,且无辐射损伤。CT检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诊断股骨头分期情况诊断效果并不理想,较易出现漏检的现象,影响临床治疗,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相关资料显示,利用CT检查股骨头坏死,易受到较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临床确诊率不高,可能延误患者病情。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5.0%与75.0%,两组诊断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诊断股骨头1期结果准确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得,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诊断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与CT结果相比诊断率更高,可有效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1] 王文广,胡颖杰,张长庚,王 斌,陈文惠.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5,13(8)∶110-111.

[2] 刘伟平,贺新朱,雷永松.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661-662.

猜你喜欢

诊断率股骨头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