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8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证候

高 岩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消化门诊,辽宁 北票 122100)

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进入食管,致使出现的食管黏膜炎症[1]。一旦患者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会导致其临床表现为反酸、恶心、胃灼热、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较多并发症,如食管狭窄、溃疡、出血、穿孔等[2]。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中医在该病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中医清肝和胃方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型[4]。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5.2±4.0)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0±0.8)年。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5.0±3.6)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2.1±1.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10毫克/次雷贝拉唑片(生产厂家: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160)口服,2次/天;10毫克/次 莫沙必利(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7)口服,3次/天,饭前30 min服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肝和胃方,药方包括:炙甘草6 g,薄荷、龙胆草、柴胡、三棱、川芎、莪术各10 g,牡丹皮12 g,赤芍15 g,生石膏30 g。以上药方以水煎服,1剂/天,取汁450 mL,分3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①观察两组就诊时、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积分变化,主要症状由轻到重由0~6分表示,次要症状由轻到重由0~3分表示。中医证候改善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以上(包括95%),为临床痊愈;以减少70%以上(包括70%),为显效;以减少30%以上(包括30%),为有效;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5]。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研究中的数据资料。以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两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4.4%(34/36):无效患者2例,有效患者8例,显效患者14例,临床痊愈患者12例。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75.0%(27/36):无效患者9例,有效患者6例,显效患者12例,临床痊愈患者9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22)。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就诊时,研究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4.2±7.2)分、(23.9±5.8)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4.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5.2)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t=4.595,P=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一过性眩晕,两组发生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χ2=2.06,P=0.151)。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较高。导致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因素较多,且会损伤食管黏膜保护屏障,降低食管清除能力,导致酸过度分泌,延迟胃排空。当前,临床多采用促胃动力药物、质子泵拮抗剂等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噎嗝”、“胸痛”、“反胃”等范畴,辨证分型较多,包括痰湿内阻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气虚血瘀证等[6]。而且,该病病程日久,会导致出现正虚邪实,且治疗方法存在差异。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尤为多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肝失疏泄,郁久化热,或机体肝郁化火,横逆反胃,引发嘈杂、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且伴有两肋胀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脉弦滑等症状。本研究所用清肝和胃方药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龙胆草能泻肝胆实火,二者均为君药;臣药包括莪术、三棱、生石膏,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清热泻胃火;赤芍可凉血止痛,川芎、牡丹皮等可凉血清热;薄荷能散热疏风;炙甘草能对诸药进行调和。众药联用,共奏行气活血、消积止痛、清肝和胃之功效。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和胃方的效果理想,能对其症状进行缓解,促使患者尽快康复。而且,研究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一过性眩晕,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凸显出清肝和胃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和胃方,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