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尖端定位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20张洪艳王金平
张洪艳 赵 瑾 王金平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PICC置管尖端定位术的最有效位置应在患者上腔静脉中下段的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上方的3~4 cm[1]。但由于人体血管弯曲且血管路程较长,很容易造成送管困难、导管异位等情况,耽误患者的治疗,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心房内心电图定位能够在放置PICC导管过程中,根据P波的变化,准确找到导管应放置的位置。本文对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尖端定位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1.34±5.2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1.22±5.17)岁。所纳入患者均为肿瘤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家属且知情,患者各项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置管方法:所选患者均使用同样的4FPICC导管,并配备置管包、肝素帽、电极片、IV300贴膜、10 mL预充式冲洗器,由上肢血管植入,均由合格的专业护士置管。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穿刺方式PICC置管,患者采取平卧位,穿刺上臂与躯干保持90°,选取静脉穿刺血管,测量植入长度,按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进行。观察组患者平卧位,并放置监护仪,在患者左锁骨中线剑突范围、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骨间、胸骨右缘锁骨中第一肋骨间分别放置LL3、LA、RA电极,置管臂与驱干保持90°,选取静脉血管,测量植入长度,当导管送入10 cm时,患者头部需转向静脉穿刺边,嘱咐患者低头尽量将下颌贴近肩部,在导管送入余5cm时,头部摆正,RA导线需用75%浓度的乙醇棉签和导管导丝连接,观察P波情况调整导管植入长度,若当导管植入至右心房时,P波持续抬高,此时要停止送管,并将导管后退直到P波稳定,将导管再后退2~3 cm,使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中下段的1/3处,确定最终导管位置,进行RA导线、导丝分离,拔出导丝,与正压接头连接,抽回血,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脉冲式冲管,肝素0.9%氯化钠溶液封管,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弹力绷带止血,进行X线拍片。
1.3 评判指标:根据X线拍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PICC置管尖端定位术位置是否准确;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结果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PICC置管尖端位置比较: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位于SVC处的有34例(97.1%),对照组患者26例(74.3),组间数据比较结果=21,209,P=0.000<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位于SVC下段与
1SVC和右心房交界处34例(97.1%),对照组18例(51.4%),组间数据比较结果54.617,P2=0.000<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例(2.9%),导管堵塞1例(2.9%),并发症发生率5.8%;对照组患者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2例(34.3%),导管堵塞6例(17.1%),并发症发生率51.4%,组间数据比较结果χ2=50.914,P=0.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传统PICC置管术很容县出现导管异位、患者多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导管很难放置于最佳位置,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2]。而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能够从心房内心电图观察到导管头端的准确位置,由放置的电极能够清楚知道心房情况,当导管植入右心房时,根据PICC置管出现的P波情况,能够随时调整置管位置,使导管尖端最后固定在患者上腔静脉中的最佳位置,充分弥补了传统PICC置管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置管位置的准确率[3]。
本次研究显示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的PICC置管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是由于PICC置管准确,导管尖端能够与SVC管壁保持平行,有效避免了刺激性药物与血管壁相冲撞,降低血管损伤,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尖端定位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能够使导管定位准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患者反复置管增加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