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2021-04-22王艳黄婷婷庄婷婷
王艳 黄婷婷 庄婷婷
新生儿PICC置管时易出现尖端异位情况,导管异位容易发生静脉血栓、纤维蛋白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久之易引发感染[1-3]。以往,临床上多采用X线对PICC置管尖端进行定位,近年来,腔内心电图技术发展迅速[4]。为加强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开展前瞻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2月医院早产儿科实施PICC置管的60例患儿开展前瞻性研究,均为早产儿,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胎龄28~34周,平均32.17±1.32周;男16例,女14例。观察组:胎龄29~35周,平均31.69±1.26周;男17例,女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在PICC置管时应用X线进行尖端定位,导管置入,予以固定,拍摄X片,根据X片查看尖端位置。根据2011年版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 INS)实践标准[5], P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4~7胸椎,表明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即为正常位置。
1.2.2 观察组 在PICC置管时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进行尖端定位,在患儿安静状态下,将3个电极片贴于患儿右侧锁骨下、双侧下腹部皮肤,调节导联模式,打印心电图。于最大化无菌屏障下,按常规PICC穿刺置管,导管进入第一测量长度时,采用头皮针,连接肝素帽,排尽空气后,将导管末端与转化器鳄鱼夹连接,将0.9%NaCl溶液用1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观察腔内心电图P波是否发生变化,记录P波变化情况,待P波达到最大振幅,与QRS波平齐甚至超过QRS波,将导管撤出0.5~1 cm,定位位置为P波幅度下降接近R波波幅的60%~70%,打印心电图纸,固定导管。如导管穿刺过程中P波振幅未增大,说明导管尖端尚未进入上腔静脉,应及时将导管撤出,调整导管方向后再次进行穿刺,直至P波振幅开始增大,表示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尖端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尖端到位判断标准: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衔接处上方 3~4 cm,上腔静脉中下1/3处。尖端位置最佳:尖端在 T4~7水平。尖端异位:导管尖端处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者头臂静脉处。尖端过浅:尖端位于T3水平及以上。尖端过深:尖端位于T8水平或以下。并发症涵盖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尖端到位率比较
观察组的首次尖端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次尖端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尖端到位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早产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主张采用PICC置管[6]。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再对导管予以固定,可长时间带管,减少穿刺次数。置管过程中需确保导管尖端到位,避免其尖端异位,易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不利于早产儿输液治疗[7]。以往采用X线对PICC尖端予以定位,可显示PICC尖端位置,但X线不具有实时可视性,需对早产儿进行一次或多次X线摄影,才能妥善定位PICC尖端,无法在实时情况下调整尖端位置,具有血管神经损伤风险[8-9]。
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对PICC置管时尖端予以定位,通过连接心电监护仪,根据心电图中是否出现特异性的P波来对尖端位置予以判断,相比于X线辅助定位,腔内心电图定位具有实时性和可视性,可通过心电图P波变化情况实时反映尖端位置,在可视状态下对PICC导管尖端位置予以实时调整,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还可减少X线反复摄影带来的辐射危害,有利于提高尖端定位安全性[10-12]。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尖端到位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对早产儿PICC置管时的尖端予以定位,可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提高置管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