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产后出血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2018-01-20马秋丽
马秋丽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3%左右,一般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不全、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造成[2]。一旦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造成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急产妇生命,因此一定要提高对产后出血的重视。本文作者回顾了52例产后出血的治疗及急救过程,并对护理体会加以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52例。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2岁;初产妇46例,经产妇6例;妊娠37~41周。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 h内44例,占84.6%;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2 h后8例,占15.4%。
1.2 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每个产妇应用的负压吸引瓶应及时清空和更换;注意收集沾血的纱布、敷料,可以应用称重法来计算出血量。产后出血500~3700 mL,平均1180 mL。
1.3 急救措施:协助医师查找病因,迅速止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①建立多条通畅的静脉通路,使用留置针穿刺,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维持循环的稳定。②患者可以平卧位,必要时头低足高位,以利于静脉回流,保证回心血量充足。③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保温护理。④保持气道的通畅,给予吸氧,提高患者吸入氧浓度。⑤注意输液的量和速度,在保持循环稳定的同时还要预防肺水肿的发生[3]。
2 结 果
52例产妇在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及优质护理下,及时解除出血因素,危急状态得以缓解。全部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3.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子宫收缩乏力22例(42.3%);软产道损伤14例(26.9%),其中宫颈裂伤6例,阴道壁损伤8例。胎盘因素12例,占23.1%,其中前置胎盘5例,胎盘粘连7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占7.7%,其中血小板减少2例,羊水栓塞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3.2 护理体会
3.2.1 加强护理监测:产后少量而连续的出血,容易让人忽视,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病情的进展。胎儿娩出后开始计算产妇阴道出血量,对所有沾染血液的物品,要严格收集并计算出血量。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位改变时,收缩压下降大于10 mm Hg,心率增加大于20次/分,提示血容量丢失20%~25%。中心静脉压测定结果若低于2 cm H2O,提示右心房充盈不足,即血容量不足[4-8]。
3.2.2 重视心理护理:发生产后出血后,产妇会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加上抢救措施繁多而紧急,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会加重负面情绪的效果。因此,应对产妇要实行心理护理.以稳定其情绪,耐心地听取患者的叙述,给予解释和安慰,并可以将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身上,从而缓解其紧张而焦虑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开展,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指导教育,要求他们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
3.2.3 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外阴肿胀时给予硫酸镁湿敷l~2次/天,合理应用抗生素。
3.2.4 饮食及健康教育:病情稳定后进行饮食指导,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铁质的食物,宜少量多餐。出院时指导产妇逐渐增加活动,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意义。
[1] 李力,易萍.产后出血及其临床救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2):99-102.
[2] Lalonde 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low-resource settings[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2,117(2):108-118.
[3] 刘燕儒,王山米.产后出血抢救成功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4):243-244.
[4] Mcgee SR.Physical examination of venous pressure: a critical review[J].Times Editions,1998,136(1):10-18.
[5] 马洪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21-222.
[6] 杨丽君,赵云,林莹,等.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和子宫内翻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8):38-39.
[7] 张红燕.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6):57-58.
[8] 李丽.整体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