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
2018-01-20孙其龙李成孙月柏
孙其龙,李成,孙月柏
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阜宁 224400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导致踝部扭伤所引起,数据统计约占全身骨折的3.7%~4.1%[1]。依据Lange-Hansen分类法,踝关节骨折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对于复杂的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以手术进行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2],该院近年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类型的复杂性骨折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7例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57例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暴力扭伤、高空跌落。入选病例中,男31例,女性16例;年龄 25~79 岁,平均(53.4±8.1)岁;左踝骨折 30 例,右踝骨折27例;旋前外旋骨折25例,旋后外旋骨折3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1~10 d,平均(4.3±2.2)d;胫腓下联合明显分离51例,踝关节高度肿胀伴张力性水泡20例,后踝骨折超1/4关节面31例;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7例,其他内科疾病6例。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3]:①明确外伤史,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踝关节骨;②Lauge-Hansen旋后、旋前外旋型IV度骨折;③闭合性骨折;③麻醉耐受良好,切开复位内固定指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基础条件差;②严重多发伤;③开放性骨折;④既往踝关节损伤或手术史,或合并功能障碍;⑤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禁忌证;⑥中途退出或失访,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必要检查,积极加强内科疾病治疗,纠正血压、血糖。对于伤后8 h内入院、局部无明显肿胀的患者,在明确指征、排除禁忌证后,急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对于高度肿胀或伴张力性水疱的患者,则患肢抬高制动,简单手法复位并固定,常规予以患者脱水药物,待肿胀消退、条件许可后,择期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
患者常规术前准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仰卧位,患肢垫高,常规消毒铺巾,上气囊止血带。沿外踝尖向上做10 cm左右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牵开腓骨长短肌和长屈肌,钝性分离外踝骨骨膜和胫骨下缘骨膜,充分暴露胫骨远端后踝骨折块。清除骨折端血瘀块,于直视下向前推根骨,背伸踝关节,向下推后踝骨折块使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取合适尺寸的松质骨螺钉,垂直拧入踝关节面上方0.5 cm水平线与骨折线相交处。C型臂X线机下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取外踝解剖型钢板植入并固定。再以内踝前结节为中心,于踝关节内侧做4 cm左右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暴露内踝骨折端,期间注意保护隐神经和大隐静脉。清除骨折端血瘀块,直视下复位内踝骨折,以大巾钳临时固定,然后电钻扩孔,钉入两枚合适规格的松质骨螺钉,注意避免螺钉进入内侧关节面。修复内侧三角韧带,提拉外踝观察关节活动情况,如移位过度,可于胫腓下联合上方3 cm处,沿踝关节水平方向植入两枚骨螺钉。确认手术满意后,常规清洁术区,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术后,抬高患肢,踝关节背伸90°,足略内旋,石膏托固定,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肿胀。常规予以患者消炎、消肿、抗感染等治疗。术后次日起,循序渐进的予以患者关节足趾被动、主动运动。2周左右拆线,石膏固定,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左右拆除石膏,取出下胫腓下联合固定螺钉,加强主动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术后,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和骨折端的愈合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以Mazur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4]。优:量表评分在92分及以上,踝关节肿胀消失,患者活动自如;良:量表评分为87~91分,踝关节轻微肿胀,活动稍有受限,步态正常;可:量表评分为65~86分,活动度为正常时的一半,走路时疼痛;差:量表评分64分及以下,踝关节肿胀,静息时有痛感。
2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3±1.7)月。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56例,1例切口轻度炎症反应,但无化脓及坏死,为乙级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11~15周,平均(12.8±1.4)周。 复查X线示,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1例切口轻度感染,1例胫腓下联合螺钉取出不及时导致断裂,1例腓骨肌腱炎,并发症发生率5.26%。并发症患者中,切口感染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痊愈,螺钉断裂后及时取出,腓骨肌腱炎患者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优30例,良24例,可3例,差 0例,优良率94.74%。
3 讨论
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是Lauge-Hansen分型中两种常见的复杂骨折,患者伴胫骨后外侧撕脱或后胫腓韧带撕裂,损伤机制复杂,症状严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5]。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临床公认的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手段,可以在直视下获得理想解剖复位和满意的坚强固定,有利于维持踝关节稳定,促进功能恢复[6]。由于外踝起着稳定踝关节和距骨的重要作用,因此,术中恢复腓骨长度和力线至关重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良好直视复位基础上采用钢板固定外踝,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特别是对于旋前外旋型骨折,患者腓骨多为长斜形骨折伴缩短,以此支撑可以恢复并维持腓骨理想长度。同时,外踝骨折良好复位有利于内踝自然复位,便于内踝固定,因此,对于内后外三踝均有损伤的骨折,固定顺序应依次为后踝、内踝、外踝,以降低手术操作复杂度。另外,进行内踝骨折端复位固定时,需先彻底清除关节内小碎骨块和软组织,以保证关节面复位平整,提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
此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时机的把握也是一大重点。肿胀是骨折后常见症状,也是影响手术操作和疗效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指出[7],患者伤后手术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减轻水肿,减少肿胀,避免骨折端血肿机化,引起纤维粘连,对降低手术难度、促进良好骨折间解剖复位具有积极作用。对此,对于伤后早期入院且无明显肿胀的患者主张早期手术。而对于就医较晚,已经出现明显肿胀的患者,建议先控制患肢水肿,待皮肤条件允许后再行手术,以防止皮肤愈合问题。该次临床研究中,患者皮肤切口和骨折端均获得理想愈合效果,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74%,与王国锋[8]报道结论(94.5%)相近,患者术后未见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严重症状,并发症发生率5.26%,经对症治疗均治愈或缓解,与林文[9]等报道结论(6.1%)基本相符,肯定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优势。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金林海,万利桂,尚文钊,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319-321.
[2]肖文庆,杜海峡,程立军,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J].中医正骨,2012,24(7):48-49,51.
[3]向自力.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53-54,57.
[4]陈伟珑.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6):232-234.
[5]卢国森,唐理英.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6例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16):86-87.
[6]李法年.用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8):284-285.
[7]王慧彪,塔依尔·牙合甫.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J].中医正骨,2017,29(10):78-80.
[8]王国锋.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7):52-54.
[9]林文,于沈敏,蔡兵,等.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