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无名高热的预防治疗措施

2018-01-20莫方荣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猪体病猪猪舍

莫方荣

(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畜牧兽医站,402373)

猪无名高热是在密集化养猪环境下出现的一类猪传染性疾病的总称,此类疾病实际传播速度较快,导致的病死率较高,对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此类疾病发生的原因较多,但是由于不知是何因素导致,所以称此高热症状为猪无名高热症。

1 临床症状

当前生猪在养殖过程中不同年龄猪都会患上此病,此病发生之后都具有相应共同特征。猪体产生高热症状,全身发红,呼吸变得急促。猪卧地不起或开始抽搐,耳朵发紫且变厚。从养殖现状来看,保育猪和乳猪死亡率能够达到80%以上,母猪死淘率为40%。发病之后体温开始持续性升高,便秘较为严重,会导致肺炎以及流产。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救治,病症会开始逐步扩散蔓延,开始出现厌食情况。还会突然导致一系列呼吸道疾病发生,例如肺炎、咳嗽、厌食、体温升高等,病害会持续扩散,对母猪繁殖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母猪断乳之后发情期延长,流产率升高,死亡率会逐步增加[1]。

2 预防措施

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大规模爆发此类病害之后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较少,所以目前在养殖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对养殖环境采取消毒措施。对喂养饲料合理搭配,确保养殖环境中的清洁干燥,能够及时清除猪舍中含有的各类污物,确保猪舍中温湿度、通风环境更加适宜。其次需要定期开展猪舍消毒工作,可以选取2%左右的火碱水对养殖环境进行喷雾消毒。在猪舍中还可以选取络合碘、季铵盐等消毒液在疫病发生期间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对猪舍中各类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样能够对养猪场中存在的各类病原体进行控制。在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对疫苗注射时间进行控制,由于猪无名高热发生病因相对复杂,加上病程较长,在后期养殖中容易复发。为了防止在兽医治疗过程中对药物产生抗性,需要通过杀菌药进行防治。针对机体较为虚弱的母猪需要及时采取输液治疗措施,及时补充能量,保持体内酸碱平衡,这样能够通过提高机体抵抗力能够起到良好的治愈效果[2]。

3 治疗措施

猪无名高热实际发病速度较快,治疗病程较长,发现有疑似病例出现之后需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并且对整个养猪场开展消毒防治措施。目前针对此类病症进行治疗的措施主要是通过磺胺类药物以及注射抗生素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近些年在防治此病过程中抗生素应用次数较多,猪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导致疾病治疗效果降低。随着中药治疗的深入研究,各类天然药物的应用在逐步增多,也获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用于猪无名高热治疗的中草药主要是清热解毒药物,其中应用较多的有金银花、知母、甘草、连翘、生地等。当猪场发病之后,可以通过地塞米松、利巴韦林、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取良好的治疗成效,但是在4天之后又会出现发烧症状。经过治疗之后未能看出明显好转现象,然后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等煎水之后能够促使病猪病情好转。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作用,黄连能够与多种药物进行搭配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成效[3]。

在病猪群中分出的健康猪需要及时对其注射精制浓缩抗多病免疫球蛋白,然后根据生猪体重选取治疗剂量。这样能够有效阻断猪无名高热病原,限制病原的传播,针对病猪需要根据猪体大小对用量进控制。在肌肉和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通过静脉滴注能够获取良好治疗效果。如果病猪实际患病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会受限。对于引进价格较高的种猪,可以对其采取静脉滴注,能够获取良好的治疗成效。此外还可以选取10%维生素C注射液,通过静脉或是肌肉注射,通过连续应用能够确保生猪养殖过程中体温恢复正常。在应用维生素C进行治疗时,需要及时补充相应抗生素以及中药制剂,其中例如穿心莲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进行注射,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功效。猪无名高热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降低的病患,通过抗多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维生素C能够提高猪体抵抗力与免疫能力,此外维生素C能够对大脑中枢以及体温调节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总而言之,当前在猪无名高热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抗菌与抗病毒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合理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措施。对各类并发感染疾病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将治疗病程有效控制,将疾病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养殖经济损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体病猪猪舍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舍热舒适性评价及夏季湿帘作用下的CFD模拟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