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仔猪黄痢
2018-01-20卢金平
卢金平
(甘肃省陇西县通安驿镇畜牧兽医站,748102)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诱发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性传染疾病,仔猪黄痢常发于3日龄左右乳猪,仔猪白痢常发育10~20日仔猪。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l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窝发病率可达90%以上,头发病率在20%~60%之间。尤其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当下,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黄白痢发病频率略有增加。一旦感染,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重者影响其成活率,严重危害仔猪生产,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该病治疗方法较多,用药大多为抗生素类,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佳,且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草药、西药进行了多次对比治疗,筛选出以白头翁汤加减给母猪混食喂服,配合仔猪内服复方敌菌净防治仔猪黄痢方法,效果甚佳。
1 病因分析
1.1 仔猪自身因素 初生仔猪发育功能尚待完善,尤其是胃酸分泌能力有限,对外界致病菌抑制和杀灭能力较弱,致使食入致病菌在肠胃内大量繁殖,引起消化系统紊乱,使肠胃内残留物质迅速分解为有害物质,严重刺激肠道粘膜,诱发仔猪黄白痢。
1.2 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遇气候突变而仔猪保暖不及时(如夏天高温天气,为了防暑降温,导致仔猪受凉)极易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此外,猪舍环境差、猪舍饮水卫生差、阴雨潮湿、转群、通风不良,有贼风,气候剧变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该病。
1.3 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日粮供给的营养不稳定,配合饲料不当,导致乳汁过浓或缺乏乳汁等,都是致病因素;此外,母猪的某些疾病,如,乳房炎、产后热、子宫内膜炎、肠热、便秘等都会造成乳汁变质,仔猪吃了这些乳汁,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猪尸体被毛杂乱,颈部、腹部皮下水肿,消瘦,后躯污染黄色稀粪,肠道膨胀,肠内含有大量黄色浆状内容物及气体,十二指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出血点,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大小不等颗粒状物,肝、肾等实质器官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3 预防
3.1 中草药:金银花60g,蒲公英120g,苦参50g,穿心莲70g,白头翁70g,黄连 25g,黄芪 30g,连翘30g,川芎45g,木通25g。共研细末,于小猪出生次日给母猪拌饲料喂服,1日1剂,连喂3剂。
3.2 西药:强力消毒灵,制成2g/L水溶液,于产前1日或产仔当日喷雾消毒猪舍,并用消毒液浸泡的毛巾擦洗母猪乳房、乳头、外阴、胸腹等体表部。
4 治疗
4.1 中草药:发病当日,将上方药粉拌料喂母猪,1日1剂,连喂3剂;发病仔猪可用米粉、牛奶等调成舔剂,送入舌下吞服,连服3日。(2)西药:用3g/L强力消毒灵,猪舍喷雾消毒,同时用该药液将母猪乳头、乳房,胸腹等部擦拭干净;发病仔猪复方敌菌净30mg/kg,灌服,1日2次,连喂3日。
5 防控措施
针对黄白痢发病原因分析,日常加强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诱发仔猪黄白痢主要病因在于养殖场饲养管理不善,确保不良适宜的养殖环境。由此,预控此病的关键就在于加强种猪场的饲养管理,对养殖环境定期组织消毒。夏季饲养管理,注意定期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减少热应激。冬季管理,注意加强圈舍保暖措施,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预防仔猪感冒,减少继发仔猪黄白痢的可能。搞好养殖环境卫生,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严格种猪引进疾病检疫。出现类似病患,严格隔离,加强护理。
6 体会
6.1 中草药方中,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白头翁、黄连、苦参等,有消痛散瘀、活络行气、通乳的蒲公英、川芎,有增强免疫功能的黄芪等,诸药结合,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扶正祛邪之功。
6.2 仔猪黄痢危害较大,应早预防,最好在临产期服上药1剂,产后再酌情服数剂,并应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
6.3 本方法服用简便,药量灵活,见效快,效果好,用药3~4剂,可完全治愈或达到预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