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张 霁

(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肝硬化主要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肝脏慢性病变,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要病因,病程长且病情反复,患者预后不佳,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1]。本文主要对心理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开展效果进行了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64岁,平均(53.81±2.37)岁;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2~64岁,平均(53.85±2.36)岁;本次研究病例均满足《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2],且知情同意;排除有肝脏移植病史患者、合并其他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精神病史者。两组研究病例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病程观察、注意事项、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开展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患者身体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患者入院后先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其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采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相关制度,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在和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要评估其心理状态,通过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稳定情绪。②健康教育。采用面对面指导、发放宣传册、专家讲座、制作小卡片等形式,并借助微信、QQ、微博等现代化交流平台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诱发原因、治疗、发展及预后。对于负性情绪明显的患者护理人员还要详细告知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影响。③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根据其文化程度、知识理解能力、心理状态及经济状况为其制定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还可将患者集聚在一起,通过座谈会、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防治措施。④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治疗期间,患者存在的极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明显,影响了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工作,让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及支持,让其感受到来自医院及家庭的双重温暖。

1.3 观察指标:①心理状态[3]。采用SAS评分、SDS评分对两组研究病例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在50-59分范围内,视为轻度焦虑;评分在60~69分,视为中度焦虑;评分在69分以上,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在53~62分,视为轻度抑郁;评分在63~72分,视为中度抑郁;评分在72分以上,视为重度抑郁。②用药依从性[4]。以MMAS-8服药依从性量表为依据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8个条目,采用问卷计分法进行,分值在0~8分。8分表示用药依从性好;≥6分且<8分,视为用药依从性中等;<6分表示用药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病例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为(60.15±1.14)分,SDS评分为(61.03±1.26)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9.96±1.15)分,SDS评分为(61.02±1.23)分,数据差异不显著(t=0.723,0.035;P=0.472,0.972)。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3.25±1.33)分,SDS评分为(45.05±1.29)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5.08±1.28)分,SDS评分为(57.11±1.31)分,数据差异显著(t=39.507,40.436;P=0.000,0.000)。

2.2 两组病例用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性好19例(50.00%),用药依从性中等18例(47.37%),用药依从性差1例(2.63%),对照组依从性好5例(13.16%),用药依从性中等17例(44.74%),用药依从性差16例(42.11%),观察组依从性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χ2=11.936,P=0.001)。

3 讨 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属于临床常见肝病,是由病毒性肝炎长时间或反复发作导致的肝损害,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病程长且预后差;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治疗费用高,且现阶段暂时无特效药物治疗,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因病程长、病情反复导致的焦虑急躁心理,因担心传染给亲属或怕遭到亲属嫌弃产生的自卑心理,因无根治药物产生的悲观失望心理等,导致其治疗依从性明显下降,不利于临床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5]。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积极对其身体情况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其健康教育工作及心理疏导,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再给予患者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加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患者用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心理护理模式的应用是对传统“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突破,在重视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也将患者心理健康作为护理重点,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6]。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用药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临床推广价值高。

[1] 张绍斌,杨超.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5):57-59.

[2] 郎晓林,吴立海,贾春辉.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2):1804-1805.

[3] 吕云霞,陈琪尔,谭坚铃.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10):21-23.

[4] 麻周萍,麻晓芬,胡春乐.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45-46.

[5] 周丽,孙健.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的抑郁心理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2019-2021.

[6] 廖绍琴.心理护理干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7):193-193,255.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郑州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诊断水平调查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