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

2018-01-20李延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组间

李延斌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血液中发生脂质代谢异常情况,导致大量脂质沉积在心脏血管壁,随之形成的粥样硬化性病症称为冠心病,其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导致该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脂血症直接参与其中[1]。因此,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就在于控制血脂水平,并做好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认可,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第一选择[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作如下总结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临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确诊[3]。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67例患者。试验组男32例,女35例,患者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4.2±1.6)岁;常规组男33例,女34例,患者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6.3±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予以统计对比,未见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立即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80050,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0 mg,共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20006,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0 mg,共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①观察指标:3周后测定两组患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②疗效评价:根据《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其中TC降低超过20%或TG降低在40%以下或HDL-C升高0.26 mmol/L代表显效;TC降低在10%~20%范围内或TG降低在20%~40%范围内代表有效;没有达到以上两种标准代表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4]。

1.4 统计学探析:血脂改善水平、总体治疗效果等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分别以()、(%)进行描述,组间分别予以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试验组HDL-C为(1.52±0.23)mmol/L,LDL-C为(2.38±0.23)mmol/L,TG为(1.59±0.90)mmol/L,TC为(4.05±0.34)mmol/L;常规组HDL-C为(1.35±0.24)mmol/L,LDL-C为(2.68±0.23)mmol/L,TG为(1.85±0.25)mmol/L,TC为(4.52±0.27)mmol/L,组间对比,试验组HDL-C高于常规组,其LDL-C、TG、TC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总体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试验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5、29、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常规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0、23、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低于试验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特别是近年来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患病数量明显增加。目前临床主要选择他汀类药物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致死率[5]。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两种他汀类药物,其中的阿托伐他汀的药物性质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可对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进行阻碍,降低胆固醇合成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并对肝脏合成载脂蛋白实施有效阻止。阿托伐他汀是治疗效果良好的调脂药,其可有效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血浆胆固醇、脂蛋白水平下降具有促进功效,其可对LDL-C生成加以抑制。然而,应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固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6],其应用价值并不是十分可观。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还原酶抑制剂,其具有较长的血清半衰期,生物利用率也非常高,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并具有显著的肝脏选择性和低亲脂性。相关研究证实[7],给予冠心病患者10 mg的瑞舒伐他汀,其可促进LDL-C降低45%以上,同比10 mg阿托伐他汀,其治疗效果尤为确切。由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治疗后的LDL-C、TG、TC、HDL-C等血脂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同常规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足以说明,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总体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鉴于本组研究时间短、样本数量偏少等因素的影响,对两种药物远期疗效并未进行评定,需要临床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

[1] 杨文,刘洁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

[2] 陈懿,徐世鄂.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389-2390.

[3] 徐亮,杜清莲,任月如,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495-1496.

[4] 唐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168-169.

[5] 周敏,冯亚新,刘忠志,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9):151-152.

[6] 黄健中.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的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71-72.

[7] 杨茜岚,冯美江,何慧薇,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2014,20(15):2199-2201.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