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8-01-20王科
王科
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发生率较高, 约占髋部骨折的10%~30%, 具体骨折部位为股骨干峡部同小转子之间, 骨折后严重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 需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1]。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 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且内置物类型较多, 具体治疗措施选择尚存在争议, 且具体争议主要集中在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选择方面, 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因此临床日渐重视相关研究, 旨在确定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 切实提高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对比了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 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0例, 女13例;年龄30~58岁, 平均年龄(44.13±5.45)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 交通事故22例, 高空坠落11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9例, 女14例;年龄31~58岁, 平均年龄(44.67±5.39)岁;致伤原因:摔伤12例, 交通事故23例,高空坠落9例。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单侧骨折;依从性良好;无手术禁忌证;无凝血功能障碍;神志清楚且无语言障碍[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病理性骨折患者;配合度低中途退出研究患者;骨折前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3]。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髓外固定治疗, 行腰硬膜外麻醉, 要求患者仰卧, 将其患侧髋部垫高, 设置髋关节外侧切口, 保证股骨颈、大转子显露, 行牵引复位,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股骨近端加压钢板置于外侧, 在导向器协助下准确确定钢板位置, 置入克氏针固定, 同时在C型臂X线机观察下确定适宜位置旋入带锁螺钉, 并在远端置入锁定钉,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观察组实施髓内固定治疗, 麻醉方式同对照组, 患者取平卧位, 患侧髋部垫高, 并保证健肢外展, 患肢内收,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复位, 随后设置7~8 cm切口, 自大转子定点开始至近端为止, 并确定进针点,具体为梨状窝外缘, 行骨锥开口并插入导针, 到达股骨远端为止, 并进行扩髓, 直至超过髓内钉直径为止, 置入股骨颈拉力螺钉, 确保全部螺钉均置于股骨颈内, 并在远端置入锁钉, 检查复位良好后闭合切口, 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 使用Harris评分量表[4], 包括疼痛、畸形、行走辅助状况、坐立、系鞋带等日常活动、活动度等内容, 满分100分, 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69分为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考Barthel指数, 包括日常生活各项事宜,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说明自理能力越强, <60分表示生活无法自理。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1.34±4.84)min短于对照组的(72.54±4.9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87, P=0.000<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9.34±5.65)ml少于对照组的(98.54±6.11)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49, P=0.000<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7.51±2.11)周早于对照组的(22.64±2.08)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54, P=0.000<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19例、良17例、中4例、差3例, 优良率为83.72%;对照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15例、良13例、中9例、差6例, 优良率为65.12%;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48<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0.51±2.11)分, 与对照组的(70.45±2.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 P=0.900>0.05);治疗6个月后,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80.17±3.21)分高于对照组的(74.45±2.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11, P=0.000<0.05)。
3 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较为常见, 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骨折后受到近端、远端多肌群不同牵拉力, 骨折易出现移位情况, 复位固定尤为困难, 且骨折端复位后应力仍存在, 易造成畸形愈合或延长患者愈合时间, 增加感染发生率, 对临床治疗提出了较高要求[3-5]。目前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方式选择, 临床争议主要集中在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两方面。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1.34±4.84)min短于对照组的(72.54±4.9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9.34±5.65)ml少于对照组的(98.54±6.11)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7.51±2.11)周早于对照组的(22.64±2.0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80.17±3.21)分高于对照组的(74.45±2.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6-8]:本次髓外固定选取近端加压钢板治疗方式, 其具有轴向加压作用,能够缩小骨折端下裂隙, 确保骨折稳定, 促进其愈合, 但是由于小转子侧骨质不佳或其存在破碎情况, 则易出现骨折板折弯等情况, 影响髋部关节功能恢复。髓内固定操作具有抗旋转能力强、臂力短和弯矩小等优势, 实现了股骨内外侧分担荷载, 确保了内固定的稳定性, 同时治疗过程中无需重新创建内侧皮质, 对所有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适用, 尤其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效果理想。此外在髓内固定治疗时, 医生应规范操作, 同时在治疗前准确评估患者手术耐受能力, 了解其髓腔大小情况, 以此准确确定钉尺寸, 若患者为不稳定型骨折, 可在瞄准臂作用下打入导针1枚, 以此有效防止出现旋转问题, 而旋转的发生可能与主钉、螺旋刀片打入时旋转前进相关, 进而会影响股骨头, 导致出现旋转移位情况。
综上所述, 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 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效果理想, 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但本次研究样本容量较小, 研究结果存在片面性, 需在今后研究中予以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