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8-01-20陈英
陈 英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 121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达到生育年龄女性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在医学中有两种理论,一是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遗传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PCOS患者多为家族群发,遗传基础以及特征较为明显,另外一种医学理论认为患者子宫内激素环境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痤疮、不孕等,属于较为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以及手术两种治疗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8.6±3.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0.4)年;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1±2.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0.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用药时间为患者月经周期中第五天,给予患者口服达英-35,每天1次,每次1片,给予患者二甲双胍片口服,每天服用3次,每次1片,连续用药1周为1个疗程,治疗
2个疗程后停止服药。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方法治疗,对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打孔术治疗,利用腹腔镜对卵巢位置进行固定,并在远离卵巢门处用单极电凝在卵巢表面打孔,打孔大小控制在0.5 cm左右,之后对卵巢的每侧进行打孔,具体打孔情况根据患者的卵巢大小进行判定,打孔数量不超过15个,打孔完成后阴道卵泡液流出,直至卵巢表明呈现不规则孔状。
1.3 观察及评判标准:治疗完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将其分成有效、显效以及无效,有效: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排卵功能恢复并可受孕,无异常情况表现;显效: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排卵表现明显,检查结果显示卵泡可正常发育;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卵泡体积仍处于增大状态,月经周期异常且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情况。总有效=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数据,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29例患者,显效1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中治疗有效24例,显效1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χ2=4.504,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掌握,但PCOS患者均存在月经不调、月经周期异常以及排卵异常等内分泌代谢功能失调情况,导致患者出现不孕、肥胖体质等现象,对患者正常生活以及生育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首先目标是纠正患者的内分泌失调,让患者的排卵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正常受孕生育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多以短期避孕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的达英-35是一种复合型避孕药,能够对人体起到抑制雄激素以及性腺激素的效果,同时对丘脑分泌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减少患者的肾上腺激素分泌,达到治疗目的,二甲双胍是临床中常用的控制血糖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联合用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3]。而手术治疗中常用腹腔镜电凝或者激光打孔手术,通过手术方式,切开患者的卵巢,恢复卵巢的正常血液循环,从而帮助卵巢的正常功能恢复,释放卵泡液帮助卵泡快速成熟,恢复患者的排卵功能。根据此次研究结果也证实,应用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的排卵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患者的月经周期以及相关内分泌失调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因此,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将腹腔镜下电凝打孔手术作为最佳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药物与手术治疗均对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应用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不孕患者起到显著疗效,手术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