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培旭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与验案举隅

2018-01-20任永朋刘彦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4

中医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湿水肿血糖

华 琼,任永朋,刘彦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李培旭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有独到之处。D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病,是糖尿病心、脑、肾3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其中30%~40%会发展至DN[1]。目前,对DN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本病从类似的记载来看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虽然文献资料记载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缺乏系统、显效、覆盖面广的方法。现将李培旭教授辨治DN的临证经验与验案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肾消”“虚劳”“关格”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偏颇,五脏柔弱,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情志所伤,过违其度,肾精亏损,导致阴虚内热。久病不仅可伤阴,又可耗气,成为气阴两虚证,此为DN的发病基础。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正虚可见气、阴、阳之不足,邪实可见水、湿、浊、毒、瘀之不同,证候表现虚实错杂。虽然DN的发生、发展、变化错综复杂,但病机的基本问题相对稳定,故治疗也有相应的规律可寻。

2 辨证论治

2.1 补益气阴为基础

糖尿病的发病之本是气虚和阴虚。因气虚和阴虚之别,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和消瘦之分。在禀赋气虚和阴虚基础上,加之情志不畅、膏粱厚味、劳欲过度等因素而诱发本病。因糖尿病迁延日久,久病不愈,气损及阴,阴损及气,“穷必及肾”,导致肾的功能活动失司,并发肾病。因此,气阴虚弱是DN的基础病机,治疗也以补益气阴为基础。临证常选用黄芪、太子参、天冬、麦冬、石斛、天花粉、生地黄等药物治疗。此法多用于DN初期和中期阶段。

2.2 升清降浊贯始终

DN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蛋白尿、肌酐、尿素等的增高,以及贫血等,这些都与肾主水、藏精、肾精生血、开阖等功能失常有关,而这些基本病机变化都关系到肾的泌别清浊、升清降浊失调。当肾脏气机升降失常,则水湿浊毒等诸邪产生;而水湿浊毒等邪内生又反过来伤及脏腑,影响脏腑功能,阻碍气机升降,形成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清气不升,精微下泻,则出现蛋白尿、血尿、贫血等;浊毒不降,留于体内出现水肿、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的升高。由于升降失常贯穿于DN的始终,所以升清降浊法也贯穿于DN治疗的始终。临证常选用升清的方药有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封髓丹固摄精微外漏、金匮肾气丸少火生阳等;常选用降浊的方药有五苓散化气行水、通腑泄浊降浊排毒等。这些方药均是通过升清降浊来恢复气机的正常升降,以达到治疗DN的目的。

2.3 活血通络是关键

《临证指南医案》载有“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血”“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在络在血”“络病五脏六腑皆有”,均是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的著名论点。久病入络是指某些慢性疾患迁延日久,病邪深入,血络受病,络脉瘀滞。DN病变日久或因气虚无力行血,导致血行不畅,肾络瘀滞;或因阴虚燥热,血液黏滞,血行不畅,导致血液瘀滞;或因水湿浊毒阻于肾络,导致肾络瘀滞等。肾络瘀滞,肾之络脉不通,则肾之泌别清浊、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司,出现DN的异常变化,因此,活血通络是治疗DN的关键。临证常选用当归、红景天、丹参、泽兰、赤芍等药,重者选用虫类走窜的药物如水蛭、鳖甲、地龙、全蝎等。此法可用于DN各阶段。

2.4 健脾燥湿常配伍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输布水湿,主升清,为后天之本。若禀赋气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脾虚湿困,痰湿内生,日久痰湿内盛,则形体肥胖,加之脾不升清,精微下泻,亦可导致蛋白漏出,发生肥胖型DN。《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因此,消渴病又称“脾瘅”。治疗肥胖型DN常辅以健脾燥湿法。临证常选用党参、炒苍术、炒白术、法半夏、茯苓等药物。此法多用于肥胖型DN。

2.5 温补脾肾收后功

DN后期常见脾肾阳虚。造成脾肾阳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DN日久,阴损及阳,气虚及阳,伤及脾肾、损伤阳气,导致脾肾阳虚;二是DN早期、中期阶段迭进清滋寒凉药物,损伤脾肾阳气,导致脾肾阳虚。病情发展,进入DN后期阶段,呈现水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因此,温补脾肾是治疗DN后期常用的方法,也是延缓和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主要方法。临证常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少火生气”,取其“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此法多用于DN后期阶段。

3 病案举例

3.1 肾虚水湿瘀血案

患者,女,56岁,2010年2月23日初诊。主诉:肢体浮肿3个月,加重1周。患者患糖尿病5年余,3个月前出现肢体浮肿,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DN,给予二甲双胍、呋塞米等药治疗,疗效不佳。症见:全身浮肿,晨起头面水肿较重,午后下肢水肿严重,按之凹陷难起,口干舌燥,口渴饮多,倦怠乏力,形体肥胖,小便短少,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苔薄黄,舌底络脉瘀暗,脉弦细、尺弱。实验室检查示:尿糖++,蛋白+++,透明管型3~5个,24 h尿蛋白定量2.5 g/d,空腹血糖13.9 mmol/L。西医诊断:DN Ⅲ期。中医诊断:①水肿;②消渴。治宜利水消肿,通腑泻热,清热止渴。处方:猪苓20 g,云茯苓20 g,泽泻10 g,滑石20 g,冬葵子30 g,萹蓄15 g,玉米须30 g,冬瓜皮20 g,生地黄15 g,白芍30 g,天冬12 g,天花粉10 g,牡丹皮10 g,芦根20 g,炒大黄10 g。1 d 1剂,水煎,早、晚温服。2010年3月16日二诊:水肿明显减轻,口干、便秘好转,体质量减轻3.5 kg。实验室检查示:尿糖++,蛋白+++,透明管型3~5个,24 h尿蛋白定量2.6 g/d,空腹血糖11.2 mmol/L。继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利水消肿为治法。处方:黄芪30 g,生晒参10 g,生地黄15 g,山萸肉10 g,麦冬12 g,芦根20 g,水蛭6 g,地龙15 g,绞股蓝12 g,红景天12 g,猪苓15 g,炒白芍30 g,玉米须20 g,车前草20 g。用法同上。2010年4月26日三诊:水肿、口渴饮多、倦怠乏力、便秘等症状逐渐消退,体质量恢复到发病前,自我感觉一切良好。实验室检查示:尿常规检查结果未见异常,24 h尿蛋白定量0.15 g/d,空腹血糖6.9 mmol/L。

按 DN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引起肾小球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在高血糖环境下血管活性物质、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蛋白激酶C等的增加,以及血流动力学等改变所致。中医学认为:由于阴虚燥热,血液黏滞,血流不畅,导致血液瘀滞。本例患者既往患糖尿病5年余,多年来未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因长期肢体倦怠乏力,体力活动少,加之饮食没有控制,所以身体渐渐发胖,并发症出现较早。证属肾虚络阻、水湿停留。病机为热伤气阴,络脉瘀阻,肾虚水停,肾失封藏所致。治疗先以利水消肿、通腑泻热、清热止渴为法。经辨证调制3周,同时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患者水湿停留减轻,肠胃燥热好转,体质量减轻,血糖下降。自此患者信心增强,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继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利水消肿为法治之,1年后,患者体质量恢复至发病前的体质量,水肿等症消退,体力恢复,蛋白尿转阴,血糖接近正常。

3.2 阳虚水湿案

患者,男,46岁,2010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多饮消瘦9年,肢体浮肿3个月。患者9年前出现口渴多饮,饮水量每日约2 500~3 000 mL,形体消瘦,体质量下降10 kg,在当地市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消渴丸等药物治疗,期间血糖波动在7~12 mmol/L,自觉症状逐渐消退;3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肢体浮肿,晨起颜面浮肿,午后下肢水肿重,经低盐饮食和中药治疗2个月余,水肿时好时差。症见:全身浮肿,按之凹陷,精神疲倦,腰膝酸困,食欲减退,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水滑,脉沉细。尿常规检查示:尿糖++,尿蛋白++。生化检查示:空腹血糖9.6 mmol/L,餐后2 h血糖 16 mmol/L。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查无异常。眼底成像检查示:双眼底糖尿病改变。西医诊断:①DN Ⅲ期;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断:①消渴;②水肿。治宜温补脾肾,利水消肿。处方:生晒参15 g,生白术30 g,干姜10 g,淡附子10 g(先煎),桂枝10 g,黄芪30 g,菟丝子15 g,云茯苓20 g,熟地黄10 g,山萸肉10 g,怀山药3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炒苍术15 g,玉米须30 g,冬瓜皮50 g。2010年3月30日二诊:水肿明显减轻。治疗以温补脾肾、升阳化湿为法。方用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淡附子10 g(先煎),肉桂10 g,云茯苓20 g,熟地黄10 g,山萸肉10 g,怀山药30 g,泽泻10 g,黄芪30 g,菟丝子15 g,炒白术15 g,陈皮10 g,当归10 g,柴胡6 g,升麻5 g,玉米须30 g,炒苍术15 g。2010年4月28日三诊:水肿、舌边齿痕消退,精神疲倦、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好转。尿常规检查示:尿糖+,尿蛋白+。生化检查示:空腹血糖7.9 mmol/L。治以温补脾肾、固肾涩精为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四君子汤合秘元煎加减。处方:淡附子10 g(先煎),肉桂10 g,云茯苓20 g,熟地黄10 g,山萸肉10 g,怀山药3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生晒参6 g,炒白术10 g,芡实15 g,金樱子10 g,炒远志6 g,菟丝子10 g,沙苑子15 g,炙甘草5 g。加减:水肿严重者,加车前子30 g、玉米须30 g、冬瓜皮30 g,去熟地黄、山萸肉;腰部酸困、腰痛者,加炒杜仲15 g、川续断10 g;食欲差者,加陈皮10 g、砂仁10 g;蛋白尿久不消退者,加桑螵蛸10 g、楮实子30 g。服药半年,诸症消退查尿常规检查无异常,生化检查提示空腹血糖6.1 mmol/L。

按 糖尿病早起多阴虚燥热,以养阴清热润燥为治法。DN则由糖尿病日久不愈,或因糖尿病日久失治误治,阴损及阳,导致气阴虚弱、阳气虚弱、阴阳两虚,故治疗常用温补阳气之法。本案证系脾肾阳虚、水湿停留。其脾肾阳虚的成因主要有二:①因糖尿病日久,阴损及阳,伤及脾肾;②糖尿病早期迭进清滋寒凉药物,损伤脾肾阳气,导致脾肾阳虚,运化、主水、固摄、升降、温煦等功能失常,形成DN。治疗宜温补脾肾,正如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消渴》曰:“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然心、肾皆通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是也。”清阳宜升,浊水宜降,精气宜固。本案始终在温补脾肾的基础上,先以利水消肿降浊,继以补中益气升清,后以固肾涩精固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4 小 结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学多采用降糖、降压、调脂、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效果缓慢,不能有效缓解肾功能恶化。临床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中医药治疗DN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蛋白尿的排出,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李培旭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出“五法”治疗DN,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5 参考文献

[1]XU Y,WANG,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本文承蒙李培旭教授指导,特此谢忱!)

猜你喜欢

水湿水肿血糖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