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岗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
2018-01-20陈丽芬王亚军贾建国
陈丽芬,王亚军*,贾建国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处;2.普外科,北京 100053)
岗前培训是各行各业新员工入职的第一步,它通过诸如授课、会议、讨论、观摩、拓展等多种形式,培育新员工的归属感、方向感和成就感。医生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是医疗行为的践行者,作为医生起点的住院医师,其岗前培训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医师岗前培训为例,从住院医师岗前培训的概念、目的意义、组织管理、培训内容和档案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岗前培训的概念
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言,岗前培训(Pre-post Training)指的是培训基地对每位初入基地的住院医师介绍医院/基地的历史、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基本工作流程、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如何处理医患和同事关系,以及进行住院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等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更快、更好地融入团队。岗前培训由培训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共同完成。新入院住院医师参加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专业基地进行培训学习。
2 岗前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住院医师从医学院校毕业进入培训基地,需要接受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在执业态度、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必要的提升,以便完成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的角色转换,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1]。新入院住院医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如陌生的环境、不确定感,学生到医师身份的转变,需要独立面对和服务患者,需要掌握规范的临床基本技能,能否胜任临床工作,还有基地对自己的认可、接纳和重视等。所以于住院医师而言,岗前培训的目的是:熟悉培训基地,适应培训环境;强化综合能力,锻炼更好的工作能力;强化临床技能,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掌握培训要求,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了解培训待遇,获得应有的保障;感受基地文化,更快地融入集体。
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增强住院医师从事临床工作的信心[2]、责任心和基本能力,所以在“归属感”、“方向感”和“成就感”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即岗前培训的意义在于,了解单位价值观和发展目标,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掌握工作方法和程序,建立归属感、方向感、成就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 岗前培训的组织管理
结合我院情况,从“谁来组织,谁来执行,如何实施,如何做好”四个方面对岗前培训的组织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岗前培训由医院教育处和人事处作为主管部门,医院各职能部门和医技部门紧密配合。培训实施需要充分设计、专人负责、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共同完成,时间为2周左右。岗前培训的实施,涉及培训准备、培训安排、教师遴选、培训教材、培训形式、培训场地、培训设施、培训管理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和环节。
3.1 充分准备 岗前培训所需文件和大纲为岗前培训的实施确定了基调。在逐年实施过程中,我院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以及住院医师和专业基地的建议,进行了不断完善和改进,并在2014年申请了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项目,对住院医师岗前培训的课程进行了专业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和针对性。
岗前培训从课程设计到落实,从师资确认到教室安排,从集体备课到课堂授课,从命题到考试及阅卷,从餐饮到后勤保障,从学员通知到考勤管理,从教材印刷到技能培训场地设施准备,从考核结果整理到补考及入科培训等,事无巨细都需考虑全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准备,要根据《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规范》拟定培训大纲和内容,经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审批后向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下达教学任务书,再由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根据培训计划组织课程后进行集体备课,最终形成课表,明确培训日期、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等,并印刷培训教材。
3.2 培训通知和管理 培训前做好对师资和学员的通知,将学员进行分组,每次课前再次确认教学环境准备,做好学员签到、考勤管理以及考核成绩登记。这里重点说一下对师资的通知,我院一般为三通知,分别为于课前一个月左右发放授课任务书、课前一周和课前一天电话或短信确认,以避免教学事故。
3.3 培训形式和效果 我院岗前培训形式多样,比如临床岗位综合素质培训为理论授课,临床技能训练采取集中授课、操作演示、模拟训练等方式,还有座谈交流、团队户外拓展、互动教学、视频教学、沟通情景模拟训练、经验分享等[3]。
我们希望通过岗前培训,达到如下效果:对学员而言,明确培训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方向,为更好地适应培训过程奠定基础;对专业基地而言,了解学员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和能力,为完善专业基地培训过程提供依据;对主管部门而言,总体掌握学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调控培训总体策略提供依据。
3.4 培训总结和反馈 培训结束,管理者需要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对考核成绩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岗前培训组织、内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以及学员的收获和意见建议,同时进行书面总结,以期不断改进。
4 岗前培训的内容
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地介绍和住院医师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岗前培训内容的设计原则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即培训内容应该是针对新入院住院医师(刚毕业的、尚无临床经验的医学生)的,是要为临床工作具体需要做准备的,是要求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培训和掌握的。
4.1 培训基地介绍 一般由医院各职能部门分别进行介绍。如院党办介绍医院的发展历程、服务理念、战略目标及文化等;人事处介绍工作职责、考勤要求、年度考核事宜等;教育处介绍医院教学整体情况、教学职责、高素质的临床教师等;科研处介绍科研现状、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等;图书馆介绍文献检索方法及数据库、图书证办理流程等;信息处介绍HIS 系统和病历系统的使用;宣传处介绍宣传管理、宣传平台,宣传纪律等;总务处介绍火灾扑救、交通安全、安全防护等,该部分培训形式多为面授,也有其他形式,如观看录像、消防安全演练等。
4.2 住院医师岗位综合能力培训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20 多年来对住院医师核心能力评价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ACGME),对我国住院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岗前培训基本上也是围绕此六项核心能力[4]开展的,即患者照顾、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基于实践的提高以及制度下工作(基于系统的临床实践)。
4.2.1 患者照顾能力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在于培养住院医师为患者服务的能力和理念,为患者提供恰当而有效的医疗服务。首先,住院医师需要独立采集患者病史和医疗检查结果,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和临床资料做出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住院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要体现出对他们的同情、关心和尊重,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医疗咨询和出入院教育,提出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方面的建议,并与其他部门医师协作,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5]。该内容寓于其他五种能力的培训过程中。
4.2.2 知识和技能培训 知识和技能培训,一是巩固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使住院医师具备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所必需的基本临床能力;二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医学模拟人和教师示范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培养住院医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历书写:岗前培训重点强调完成病历的时间和规范书写病历。目的在于提高病历书写能力,强化病案质量意识,培养临床思维;注入法律意识,加强住院医师的法制观念;从病历书写角度防范医疗纠纷[6]。
体格检查:是医师最基本的能力。培训时一般为5 ~6 人一组,搭配一名查体模特,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通过现看录像讲解和老师现场示范,住院医师逐一进行练习并接受考核。
穿刺技术:利用教学模型操作和练习。要求掌握穿刺操作的流程及手法,熟悉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穿刺的意义。考试以抽查的方式进行,计入考核成绩。
外科基本操作:理论授课结合分组练习。要求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无菌操作规则,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掌握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拆线、换药、穿脱隔离衣等操作,了解无菌操作中器械的使用方法。抽查考核1 ~2 项,计入考核成绩。
急救基本技能:理论授课结合分组操作训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除颤、简易呼吸器的应用,能处理胸部外伤等,掌握骨折急救方法。考核心肺复苏项,计入考核成绩。
护理基本操作:形式为理论授课、现场演示与学员操作考核。掌握注射原则及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掌握雾化吸入、吸痰、鼻导管及鼻塞吸氧操作等。抽查考试,计入考核成绩。
辅助检查:(1)影像医学基本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理论授课,结合读片讲解及练习;读片考核。(2)常用实验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理论授课,结合检验分析。(3)心电图操作与判读。理论授课,判读练习;判读考试。
处方制度与合理用药:采用理论授课形式。(1)处方原则、处方制度的法律依据、药品说明书的法律地位、医师处方权、处方分类、处方格式、处方书写原则、药品管理分类、退药问题、不合格处方危害。(2)合理用药。
4.3 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特别是医患沟通能力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临床上有很多纠纷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避免的。沟通能力培训一般由社工部负责,培训内容包括:医学实践中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有效沟通、医患沟通与医疗风险防范、如何规避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
4.4 专业素养培训 一般由党委、院办负责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高。
4.5 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 医学既是一门经验科学,又是一门实践科学,因此要求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住院医师该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岗前培训过程中会给予提醒和引导,如介绍图书馆及文献检索方法、科研方法等,为其自学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
4.6 制度下的工作 “制度下的工作”也称“基于系统的临床实践”,即“Systems Based Practice”。在美国,“基于系统的临床实践”要求住院医师全面了解医疗及相关体系的架构,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此项培训主要为住院医师解读国家医疗体系、医院服务架构、国家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知识,鼓励医师合理控制医疗消费和有效分配医疗资源,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达到节约的目的。同时还要进行医师职业责任赔偿方面的培训,主要讲解医师责任赔偿的常见原因,如何在临床工作中规避发生责任赔偿的风险,职业责任赔偿的相关法律概念和处理赔偿的步骤。另外,作为医疗体系中的一员,住院医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要虚心向医疗团队内的所有成员学习并与之交流,善于从同行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医疗差错的再次发生;同时也要做到与医院管理人员的团结协作,了解并遵守医院管理的相关条例,并有责任帮助管理人员纠正医院系统内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等[5]。该部分我院的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医疗工作核心制度:主要由医务处负责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死亡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临床路径。
病房工作制度:主要由门诊部负责培训。主要包括:门急诊制度,门急诊首诊负责制度,门急诊会诊、转科、住院及转院制度,处理检查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检查申请制度,诊断证明制度。
其他相关制度:包括医院护理概况、相关法律法规、患者安全目标,传染病上报、意外损伤防护,院感基本知识、院感防控技术,输血法律法规、输血风险、临床输血流程,医保概念、医保支付方式与医疗行为、医保管理解读,医师注册、注意事项、注册流程、依法执业。
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相关制度:由教育处负责培训。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过程,培训考核,如何与专业硕士研究生衔接,其他相关制度要求如奖惩制度、考勤制度、24 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病历讨论制度、手写大病历制度,依法执业、仪表要求、绩效工资、各种补贴等。
5 培训档案管理
岗前培训结束后,学员即将进入专业基地和科室进行临床轮转。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还有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训档案管理,包括从准备到安排,从实施到总结反馈的整个实施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培训安排表、培训教材、签到表、学员试卷、考核成绩、反映培训考核现场的影像资料以及培训总结和反馈,并根据住院医师和授课教师的反馈,写出培训报告,总结培训的优缺点、疏漏及不足,将好的做法传承下去,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年的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6 小 结
住院医师岗前培训是如何进行、如何做好和最终实现三个问题的融合。(1)如何进行:就是PDCA 原则,4 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阶梯式上升。宣武医院在历年组织岗前培训的过程中,从课程设置、师资遴选、集体备课,到培训实施、总结反馈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找到客观依据。(2)如何做好:要求我们做到:思想重视,上下联动;职责明确,制度落实;内容全面,具体详实;设置考核,覆盖过程;专人负责,细节到位。宣武医院院处两级领导高度重视住院医师岗前培训工作,亲自指导课程设置和参加集体备课,教育处作为直接执行部门有专人全程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保障实施,关注住院医师学习效果,培训考核相结合,通过考核者进入临床轮转,未通过考核者进行再培训和补考。(3)最终实现:住院医师通过岗前培训了解了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设置、培训要求等,掌握相关临床技能,为接下来的培训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通过岗前培训让住院医师感受到基地的接纳和温暖,培养住院医师的归属感、方向感、责任感、成就感、主人翁精神,使其能够以“主人”的立场完成培训,成为合格的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