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管理
2018-01-19夏俊灯
夏俊灯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随着增高,精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精神病人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已得到了日益增多的社会关注,近年来,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大,流浪精神病人也呈显著增长趋势。这些病人大多年龄、职业、病史不清、症状复杂、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其特殊性[1]。流动人口中的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护,从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2]。现对我院今年收治的女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作以下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8月我院共收治女流浪精神病人45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
1.2 入院方式 由市民报警,民警或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入我院。
2 护理
2.1 入院检查
2.1.1 安全检查 这类病人有的在外流浪时间很长,包裹里什么都有。因此,每个病人入院工作人员都进行仔细检查, 病人身上有的有小刀、玻璃片、绳索、打火机等危险品,全部没收,消除隐患。对病人的手机、手表、银行卡、现金等贵重物品进行登记,双人签字,妥善保管,认真交接班。
2.1.2 体格检查 检查全身皮肤情况及四肢活动,是否有皮外伤,骨折等,认真做好记录,请民警或救助站工作人员签字。尽管这些病人是在外流浪乞讨的,家属对病人也不关心,假如我们忽视检查,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到时很有可能引发纠纷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2.1.3 妊娠试验 根据病人的年龄情况,年轻的病人及时做尿妊娠试验并做记录,妊娠试验的结果对临床用药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4 辅助检查 近年我院在收治流浪精神病人的工作中,曾收到伴有艾滋病、梅毒、肝炎等传染行疾病的病人,为了保障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的健康安全,以防交叉感染,工作人员要做好标准预防。同时为病人负责,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本组有一例病人检查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及时联系救助站将病人转外院治疗。
2.2 卫生处置 入院时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与其他精神病人不同,大多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或赤身裸体生活懒散、不讲卫生,入院后工作人员及时给病人洗澡、更换衣物、剪发、修剪指(趾)甲,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因为这类病人在外流浪惯了,一下子很难适应病房环境和病房管理。尽量安排靠近护士办公室的病房,便于观察,条件允许可住单间,等病人适应病房环境和服从病房管理后再安排进入病房。
2.3 病情观察及护理
2.3.1 严密观察病人的躯体情况 由于她们长期在外流浪,卫生习惯差,饮食起居均不正常,很容易造成躯体疾病,病人因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文化层次等而无主诉能力,被动接触差。防止一些躯体疾病被精神症状所掩盖,护士要观察生命体征及营养状况,查看躯体情况。本组有一例病人表现软弱无力,喜欢随地而卧,将其裤子挽起发现病人双下肢浮肿,还有一例病人表现喜趴着桌子或者躺在椅子上,后给病人测量血压偏低,及时通知医生作了对症处理。
2.3.2 兴奋躁动病人的护理 护士首先要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主要症状,观察和掌握病人兴奋躁动的特点,根据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有三例病人情感高涨、语无伦次、行为紊乱、联想加快、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出现令人无法理解的自伤、伤人、吵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为了保护病人和他人,工作人员给予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并遵医嘱用药。约束过程中观察约束部位的血运情况,约束带松紧度适宜,保证四肢处于功能位,同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本组无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
2.3.3 抑郁病人的护理 抑郁病人发病期间情绪低落,负性情绪强烈,病人会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多数病人表现为极度悲伤,自觉大祸临头,生不如死,这时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干预措施[3]:①真诚的理解、接受:不轻易指责,换位思考,接受其动机和感情,理解其痛苦。使病人相信并向护士敞开其封闭的心扉,接受帮助。②提供宣泄的机会:病人出现不理智行为是因其内心充满痛苦的抉择,所以克服消极情绪的第一步,是帮助病人彻底宣泄内心痛苦。因企图自杀者多处于思维混乱的状态,情绪激动,缺乏理性,护士要沉着、冷靜,耐心地予以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3 小结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是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耐心、仔细的关爱,其与普通病人在病情、护理、观察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别之处。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适时进行专门的探讨,以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和管理水平,针对不同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尽快返回社会,回到家人的身边。
参考文献
卫雪兴,杨健身,李晋文,等.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740-741.
许俊,朱洪,唐英.290例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特征分析[J].江苏民政医学,2008,18,(1):15
周郁秋,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