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2018-01-19张海华
张海华
【摘 要】目的: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对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预防发生医疗事故。 方法: 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明确需要提高护理人员在安全、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意识,通过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规范技能培训和安全、制度教育等,同时完善护理监管制度,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结果:经过培训与教育,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安全和优质服务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法律观念、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经过完善护理监管制度,减少了导致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大大缓解了不安全因素带来的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有效处理,会使护理工作更标准和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能更全面的实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满意的服务。
【关键词】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逐渐增强。目前,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高要求的具有很大挑战的工作,在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不仅可能会影響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效果,也影响了人们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1]。护理安全是一项重要的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指标,他能综合的反映出医院护理人员在工作态度、护理技术和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水平[2]。针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就是在对护理不安全的因素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来降低护理风险,并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1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质量管理方面
临床护理工作中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造成的质量监管力不足都会增加护理风险,如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合理、护理人员的编备不足、医护比例不合理等都是护理不安全因素。
1.2 护理人员多角色行为方面
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度重复和多角色的繁重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身心俱疲、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了工作责任心,不能集中精神,甚至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时不能调整情绪,引起医患矛盾,带来护理不安全的隐患。
1.3 护理技能方面
标准和规范的护理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部分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缺乏、护理技术不熟练、配合和沟通上缺乏技巧和方法,也不重视自我提高和学习,造成护理操作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导致护理失误甚至是事故。
1.4 病患行为方面
护理工作是一项由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患者积极配合是护理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身体和心理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压力,如果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承受能级较弱,以及产生恐惧、焦躁等心理,对治疗和护理产生抗拒和排斥,也是导致护理不安全的因素。
2 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对策
2.1 健全并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
针对在临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护理不安全时间上报制度、护理安全事故措施、护理指控标准等,并建立由护士长和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质控指标的要求,定期组织检查,分析和总结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通过加大对每个环节中易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多项指标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在检查中出现问题的违规想象进行责任人处罚处理,以保障护理工作能够在全员重视下保质保量的完成。
2.2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这对部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坚持对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法制法规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梳理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护理不安全风险的认识。并通过利用会议、查房等日常工作例会中进行安全教育和规章制度的学习,采用灵活多种的形式对好的事例进行宣扬,分析和探讨违规违章事例以儆效尤,强化安全质量教育的效果[3]。为了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管理,对易出错的环节、部门、岗位甚至个人在工作前进行预查和预防性的教育和检查,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排查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不姑息,明确责任并给以通报和警示,加强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在护理安全保障和职业道德要求上的重要性认识,从而自觉的遵守履行。
2.3 加强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对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十分重要。通过增设护理技术培训中心,并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院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分批的培训。培训教员由院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及技术骨干担任,对护理人员进行多项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培训,并予以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以保障在岗护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同时鼓励并奖励护理人员参加自考或函授教育,并选送优秀的护理人员外出参加学习讲座、进修等,进一步拓宽理论范围,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
2.4 合理安排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治疗、护理和生活服务等多项工作。当护理人员比例不合理或人员较少造成的超负荷工作压力,使很多护理人员不能适应和完成角色转换,长期的压力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身心健康,也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要求,是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4]。所以,为了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合理,通过对排班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中、夜班的值班人数,增加对护理人员的生活补助和关怀,并对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同时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根据病患的实际需求对护理人员的调配增加灵活性,可使用弹性工作制,在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同时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更积极努力的为病患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 结论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了提高护理人员在安全、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意识的重要性。经过培训与教育,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安全和优质服务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法律观念、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经过完善护理监管制度,减少了导致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大大缓解了不安全因素带来的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有效处理,会使护理工作更标准和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能更全面的实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06):533-53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03):34-35.
赵粉变,李拽枝.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重新认识护理与法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02):72-73.
陆莹.护理行为与护理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2(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