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对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满意度影响分析
2018-01-19郎朝容曾洁琼
郎朝容 曾洁琼
【摘 要】目的:探析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我院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的60名乡镇基层医院医师、大中专实习医师及少量本科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30名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教学法,试验组30名研究对象予以多元化教学法,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考核成绩为(86.3±5.3)分,参照组研究对象为(79.1±4.2)分,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6.7%,参照组研究对象为76.7%,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具有极高的应用与推荐价值。
【关键词】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多元化教学法;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近些年来,医学超声影像学发展越来越快速,实现了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声学的结合,采用不同可视方式显示人体组织结构、脏器、血流等情况,从而对脏器位置、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予以评价,同时还可以辅助各种介入性治疗,是临床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1]。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对超声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应加强教学活动的展开,以此满足临床需求。本文现对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参与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的60名乡镇基层医院医师、大中专实习医师及少量本科实习医师予以分组研究,探讨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30名研究对象中女20名,男10名;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为(31.2±2.6)岁。试验组30名研究对象中女19名,男11名;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为(32.0±2.7)岁。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上述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30名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教学法,即以教师现场操作为主,同时讲解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疑问。试验组30名研究对象予以多元化教学法,即①对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方式予以细化、优化,整合临床、超声、影像等方面知识,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标准化切面扫描,强化动手能力。②采用一师一生一患、诊断-鉴别诊断-总结分析的原则,充分发挥临床学科优势,结合实际病例,全面普及相关知识。在学生进行操作后,教师应予以评价,说明优缺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操作技能。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采用讲专题座、会议讨论等形式,强化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学生正确思维。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1)在实践教学后,对研究对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考核成绩越好。(2)在实践教学后,调查研究对象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师安排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划分为3个等级,即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率与十分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数据,用百分率形式显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用()形式显示计量资料,实施t值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研究对象考核成绩为(86.3±5.3)分,参照组研究对象为(79.1±4.2)分,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t=5.8316,P=0.0000<0.05)。
2.2 两组研究对象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研究对象教学满意度为96.7%,参照组研究对象为76.7%,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临床影像诊断的重要分支,相较于其他影像学科目,其要求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超声图像表现特征,还要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熟练完成标准化切面的获取及分析,从而给予准确结果[2]。所以,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研究对象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通过多元化教學法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教学成绩,优化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与相关文献报道[3]十分相似。其原因可能为:多元化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听讲、教师传授的模式,通过多元化方法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成绩,满足学生学习要求[4]。
综上所述,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具有极高的应用与推荐价值。
参考文献
李奥,邓晶,彭晓静,等.基于网络的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平台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265-266.
洪灿,刘素君,周佳,等.超声心动图微课程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5):169-170.
王涛,王静,姚丽红,等.多元化教学法在医学超声影像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02):140-142.
周佳,李柳军,李媛,等.基于T-PACS平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0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