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探讨
2018-01-19王茜
王茜
【摘 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肢体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级、ADL(93.50±1.69)分、有效率96.88%、住院时间(10.70±1.31)d、满意度96.88%。对照组护理后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级、ADL(80.66±2.51)分、有效率78.13%、住院时间(5.12±0.59)d、满意度75%。结论:将体位训练、翻身训练、起坐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肢体康复训练方式,应用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2
前言:脑梗死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易诱发脑组织周围神经坏死,诱发偏瘫。脑梗死患者发生偏瘫后,生存质量将严重降低。加強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的主要途径。本文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性别:男/女=15/17,年龄(68.74±6.95)岁,病程(2.94±1.46)年。对照组性别:男/女=14/18,年龄(68.88±7.00)岁,病程(3.12±1.35)年。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肢体康复训练。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多个阶段入手,加强护理干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肢体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体位训练、翻身训练、床上主动运动、起坐训练等。具体如下:(1)体位训练:针对长期卧床的偏瘫患者,应加强体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练习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以及仰卧位等多种体位。减少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以健侧卧位为例,方法如下:嘱患者将患肩前伸,关节伸展,置于枕上。上肢向头部方向上举100°,髋关节自然屈曲。(2)翻身训练:长期卧床且无法自主翻身的偏瘫患者,应进行翻身训练。以缓解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方法如下:嘱患者双手手心紧贴,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同时翻转臀部及足底,引导偏瘫侧,实现体位的变化。(3)床上主动运动:病情允许者,应在床上进行主动运动。通过“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的方式,增强肢体功能。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同样需辅助患者进行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
2 结果
2.1 患者的训练效果
观察组护理后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级、ADL(93.50±1.69)分。对照组护理后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级、ADL(80.66±2.51)分。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者的预后情况
观察组有效率96.88%、住院时间(10.70±1.31)d、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偏瘫后,肢体功能将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甚至需长期卧床接受护理,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显著提升[1]。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虽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在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方面,却收效甚微。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患者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级、ADL(80.66±2.51)分。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肌力恢复情况,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8.13%、住院时间(5.12±0.59)d、满意度7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将肢体康复训练纳入其中,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较为重要。
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护理需求同样不同。当患者无法自主活动,且需卧床时。通过体位训练以及翻身训练的方式,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等并发症[2]。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级、ADL(93.50±1.69)分。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相比,患者的神经功能更强、肌力等级更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升(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88%、住院时间(10.70±1.31)d、满意度96.88%。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p<0.05)。上述研究成果,共同证实了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体位训练、翻身训练、起坐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肢体康复训练方式,应用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邹康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3):163-165.
姚美艳.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