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8-01-19杨继兰
杨继兰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两组,各7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血压水平以及术后疼痛、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心率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12h 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水平,同时还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
【关键词】非全身麻醉;手术;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在围手术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不仅会影响术中机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还会加重术后疼痛感,阻碍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而其中以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最为严重。因此,加强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对74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將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4例。其中,对照组有44例男,30例女;年龄18~59岁,平均(45.82±7.14)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21例,骨科手术18例,五官科手术11例,胃肠外科手术24例。观察组有40例男,34例女,年龄18~59岁,平均(45.16±7.89)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21例,五官科手术12例,胃肠外科手术2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术前生命体征监测,术中体位、吸氧、静脉通路护理,以及术后体位、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相关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具体包括:(1)术前:根据患者信息接受能力给予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讲解,并根据其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手术、麻醉认知。(2)术中:手术过程由责任护士全程陪伴病患,给予患者情感、精神支持,并对术中出现的异常感觉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在手术全过程护理人员均保持和蔼的态度,且操作要轻柔。(3)术后:定期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加强病房巡视力度,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恢复情况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指导,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临床诊治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①术前、术后10min测量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并观察其变化情况。(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绪,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明显[1]。同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h、12h疼痛情况,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低表示痛感越小[2]。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水平分析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心率水平较术前以及观察组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疼痛、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2h、12h 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导致患者产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精神紧张等非特异性生理及心理反应,甚至是应激反应综合征。而采用非全身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由于在术中具备清醒的意识,且术前对这一状态具有清楚的认知,极易在术前或术中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心理,影响手术进程[3]。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患者情绪、认知、行为,对患者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异常行为、消极情绪起到缓解作用,并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的护理措施[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心率水平无明显的变化,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心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该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焦虑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术前的相关事项讲解以及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恐惧,使得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术中通过责任护士的陪同及精神、情感支持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轻松的状态;术后通过加强病房巡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指导使患者感到被关注的满足感,进而缓解其因术后疼痛、对恢复情况不确定的焦虑心情。
综上,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水平,同时还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
参考文献
赵夏,况桂英.心理护理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84-86.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34.
刘素琼,陈玉.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11(6):1021-1023.
马贵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