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模式促进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改善分析
2018-01-19阎欣张会仙陈晓婷
阎欣 张会仙 陈晓婷
【摘 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和预后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70例进行分析,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实验组选择康复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能力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汉字词认知、汉字快速比较、数值工作记忆、数字鉴别等认知功能评分上,实验组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功能和认知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护理;认知功能;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脑梗塞症状多是因为患者脑部长时间缺血、缺氧,从引起供血障碍,造成患者脑组织大量死亡,该症状引起脑卒中几率达到了80%,这种情况多与脑血管疾病有关,比如:糖尿病、心率失常、高血压等,该疾病多发人群是老年人,临床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较高1[1-2]。所以临床治疗主要以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运动障碍,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缓解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所以,本次研究收集我院7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预后情况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分析
本次分析的70例对象是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拾的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是在62~75岁之间,平均是(68.4±2.4)岁,女性有30例,男性有40例;纳入标准:(1)患者生命体征显示均是正常的,病情在48h没有明显变化;(2)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脑出血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脑梗塞情况;(3)有滥用药物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药物护理、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结合心理护理等。
实验组:采取康复干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肢体康复训练。a:患者在卧床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或是简单活动,保证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患者肢体出现变形或是退化情况,每天2~3次,每次运动30min。之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避免过度运动,这样会使患者颅内压增高,引起并发症情况。b:在患者肌体能力恢复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下床互动,协助患者进行走动、站立等活动,基本康复训练包括:行走训练、坐姿训练、平衡训练等。平衡:就是坐位平衡训练,包括向前看、看天花板、抬离健肢、向后拿东西、拾地面的东西等活动。坐姿训练:在护理人员、家属等辅助下从床边做起,独立做起等;站立训练:扔球、拍球、拾起物品等。(2)在早期康复训练中也需要进行语言的训练。对患者面部肌肉进行适当刺激,指导患者正确发音、对话,练习词汇等;适当的让患者加上一些面目表情、肢体或是手势等进行语言交流,之后对患者进行听、说、读、写等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3)认识功能的训练,让患者认知一些无意义图形,以及一些工作数字、快速识别汉字、数字鉴别等,提高患者的智能和认知能力。另外,辅助患者进行饮食、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训练。(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同时也要嘱咐家属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注意患者的合理饮食和休息,禁止使用一些辛辣食物,根据医生嘱咐进行身体锻炼。
1.3 观察指标
根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根据Bathel(BI)方法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按照认知功能评分标准分析患者的认知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用软件SPPSS18.0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结果
2.1 分析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情况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认知功能评分
实验组患者各项基础功能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结论
脑梗塞是临床发生率比较多的老年疾病,该疾病病程比较长,发病比较急,患有该疾病的患者有60%~80%左右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关节活动障碍等,也一小部分人出现心理问题,这些情况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3-4]。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出现抑郁情况,临床采取康复训练时,一般会通过加强患者的记忆训练、知识学习等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另外,也会结合一定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5]。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以及家属的关心,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康复训练动力和信心,保证患者更快的康复。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实验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谢玉艳.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C]// 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 2016.
刘春岭, 李慧, 张超,等.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2):203-203.
Trutz J, Babe A, Babe K.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eatment Strategy Changes i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 Glycaemic Control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Romanian Journal of Diabetes Nutrition & Metabolic Diseases, 2015, 22(1):29-37.
张晓, 孙园, 于瑾.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epc25、PF、TRF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早期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6, 56(27):8-11.
魏国兰, 李保玺, 李文进,等. 补阳还五汤联合川芎嗪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改善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3):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