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01-19白雨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

白雨静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34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34例),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消化内科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1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化内科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因此,在实际中必须积极的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护理手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1]。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人本护理模式,其要求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使得患者身心更加舒适,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2]。在本次研究中,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服务中,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均为34例,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均详细了解研究意义,并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有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全面沟通,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家庭情况,并陪护患者开展相应的检查活动。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引导,告知患者治疗及护理配合要点。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有:(1)个性化护理指引,护理人员要改变自身以往的被动护理观念,树立主动护理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身体是否有不适感,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便于患者康复。(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注意病房通风,保持温度、湿度适宜,同时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在病房内,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的摆放些盆栽、装饰物,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情,同时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应用床头铃,便于患者呼叫护理人员。(3)心理指引,患者本身对疾病缺乏客观的认识,加上疾病带给患者痛苦,往往会使得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到患者康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利用亲和的态度,聆听患者的倾诉,掌握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关怀,从而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得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面对疾病。(4)饮食护理,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科学饮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要引导患者多食用流食,并摄入富含高纤维、高钙的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促进患者康复。(5)其他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可能并发症及预防知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培训,提高患者本身的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可以为自身提供良好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状况和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其中,焦虑自评量表的标准分界值为50分,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得分同患者焦虑状况呈正相关;抑郁自评量表的标准分界值为53分,分为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得分同患者焦虑状况呈正相关[3];根据我院自行编制护理满意调查表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得分<70分)、满意(得分≥70分)和非常满意(得分≥90分),护理总满意度=100-不满意度[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状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相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顯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1%、73.5%,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一方面会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5]。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其要求在护理中关爱患者生命健康,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指引、饮食护理、其他护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3.0±3.1)分、(45.1±2.9)分、97.1%,同对照组患者的(50.1±3.2)分、(52.5±3.3)分、73.5%相对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消化内科患者心态,并使得护患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改善,最终有效提升患者对医院和护理人员的好感。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消化内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贺海静,李绚丽.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9):132.

王辉,聂世俊,孙洪娜.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分诊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4):439-441.

罗秀琼,任云霞,杨晓娟,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4(1):182.

鲁巧云.社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a01):273.

丁成芬,杨军霞.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7(s1):115.

周世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6,4(b06):2158-2159.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