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血拴的效果观察

2018-01-19张加鹏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张加鹏

【摘 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复发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用能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颈动脉斑块,可在脑血栓患者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脑血栓形成;颈动脉斑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1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较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此次研究探讨了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状况。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参照《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关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患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自愿配合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5~80岁,平均68.43岁(s=8.25)。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6~80岁,平均68.51岁(s=8.3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吸氧、利尿、强心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96)口服,每次75~100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司匹林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另加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口服,每次10mg,每天1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脂状况,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70mg/dl时停止用药[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基本治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著进步;治療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为进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或增加,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且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且予以t检验,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详见附表。

2.2 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为1.11mm2(s=0.38),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57mm2(s=0.42)(t=4.448,P<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60例脑血栓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30例病人中有2例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6.67%,对照组30例病人中有9例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30.0%,观察组出现复发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脑血栓病人在用药治疗后有1人出现不良反应约为3.33%,对照组脑血栓病人在用药治疗后有3人出现不良反应,约为10.0%。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是因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脑血管增厚、狭窄、闭塞,引起血栓形成,脑局部血流减少甚至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因此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解热镇痛药,其能抑制前列腺素形成,发挥镇痛作用及抗炎作用,改善患者脑血管炎症及血管硬化状况;且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患者形成血栓,发挥抗凝作用,减少患者脑血管阻塞的状况[4]。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该研究结果与张志国等[5]人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说明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阿托伐他汀属于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是临床常见的降脂药物,能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化过程发生,从而抑制甲羟戊酸形成,改善患者的高血脂状况。阿托伐他汀可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自由基,从而减少患者的血管损伤;阿托伐他汀能增加相关酶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改善患者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斑块状况,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颈动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颈动脉斑块减小,提升治疗效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不仅能改善患者颈动脉的血管状况,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在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胡永军.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血栓再发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8):15408-15408.

梁丽芸.丁苯酞联合阿斯匹林,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大面积脑血栓死方面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2(41):125-126.

张涛.拜阿斯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脑血栓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9-30.

王莹峰.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3):341-342.

张志国,赵振凯,周占青,等.调脂通脉汤联合拜阿司匹灵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v.30(7):81-83.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