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分析

2018-01-19黄映光赵泉凌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肠梗阻

黄映光 赵泉 凌平

【摘 要】目的:分析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主要诱发因素。方法:于我院随机抽取4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未发生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象组,将4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探讨诱发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结论:肿瘤性质,开腹手术、盆腔黏连、术中用药和淋巴结清扫均会加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因此,医务人员应予以肠梗阻以充分的关注度,消除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肠梗阻;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9-0-02

前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后极容易发生肠梗阻,而肠梗阻的发生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使用和炎性反应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肠梗阻分为动力型和机械型两种类型,肠梗阻主要以腹胀、恶心和呕吐等为主要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逐渐逐步进展,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营养吸收能力。本文主要探寻了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抽取4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未发生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象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5.28±1.63岁。将4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4.96±1.7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患者腹部手术历史、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是否发生盆腔黏连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性质,开腹手术、盆腔黏连、术中用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发生肠梗阻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在采取根治性手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极容易产生肠梗阻并发症。现阶段,单纯将影像学资料作为参考依据探索肠梗阻的诱发机制,仍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基于对肠梗阻的诱发因素进行深入探寻的基础上,探寻预防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需要严密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因此在治疗中细心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非常的重要。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生命体征。不但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持续有效胃肠减压,而且还要加之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合理的营养支持。患者缺乏自身抵抗力,身体机能下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

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性质,开腹手术、盆腔黏连、术中用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与肠梗阻的发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也为肠梗阻的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

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盆腔进行了大范围的淋巴清扫,对淋巴回流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引发了淋巴组织的局部水肿,为炎症反应的发生埋下了祸根。由于根治性手术采取的是开腹操作,容易刺激大量炎性因子的分泌,严重危及患者胃肠道的收缩功能,形成了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对患者的胃肠道蠕动能力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现阶段,已经有众多学者证实了腹腔炎性反应是肠梗阻发生的罪魁祸首,这也应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警惕。杨京晶在研究中指出,随着术中用时的延长,妇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该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随着手术操作时间的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胃肠道的暴露时间,因此,患者应树立良好的并发症防控意识,切断异物进入腹腔的途径,防止诱发炎性反应,避免对患者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也容易促进炎性介质的释放。因此,为了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应重视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有学者指出,为了维护患者胃肠功能的正常性,应重视做好患者的镇痛工作,若使用镇痛泵,也会导致患者的内脏血流量增加,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

因此,笔者认为,做好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工作,对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因此,医务人员应着重做好并发症预防的各项工作:第一,应基于对患者手术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尽早安排患者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医务人员应通过健康宣教的形式,鼓励患者认识到便秘对疾病恢复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以促进排尿量的增加,促进肠壁对水分吸收能力的增加,实现对大便的软化,从而起到润滑肠道的功效[3]。第二,医务人员应尽量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量,增加纤维质丰富食物的摄入量,促进患者肠胃蠕动,防止发生肠梗阻。第三,医务人员应教授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必要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依据顺时针方向来回按揉,形成对患者胃肠反应能力的刺激,促进疾病症状恢复。

综上所述,在采用根治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在深入调查引发肠梗阻并发症的原因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治疗干预方法,逐步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徐茂春.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腸梗阻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80-81.

郭淑仪,方建培,周敦华.手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愈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并文献综述[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8,23(01):17-22.

程啟胜,武健.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86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3):65-67.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一例泰迪犬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肠梗阻中医治疗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