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皆媒时代下如何实现“谣言止于智者”

2018-01-19余根芳

南方企业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谣言

余根芳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媒体的日益普及,自媒体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社会中的个人都拥有为自我发声的机会,万物皆媒时代悄然来袭,这也意味着以往传统媒体绝对垄断的地位逐渐瓦解。同样,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也为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温床。如何在缺乏有效过滤措施的大环境下实现谣言的控制和整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万物皆媒;谣言;控制和防范

引言

谣言指的是传播者居于某种目的且以人际传播等形式在人群当中进行广泛传播并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特殊的陈述或话题,一般为随意捏造,不具有真实性。伴随着智能媒体的普及,谣言的形态和传播的途径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百出。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于2016年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了《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此报告将谣言归为财产安全、健康养生、奇闻趣事、爱心转发、政经和社会秩序、 广告营销、人身安全以及色情和其他等九大类主题,其中失实报道类谣言占比最高,达到31.4%。

该报告中指出的五大传播谣言如《家里的这两种液体一旦合体,马上死亡!速速扩散!》阅读量高达2000万次,并快速在朋友圈转发传播,后果极其恶劣。从这则报告中我们不难发觉在信息传播速度高度发达,信息接收渠道异常方便的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力量是多么的令人震撼。同样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加强谣言的防范和辨别的重要性。

万物皆媒时代谣言的几种基本形态

新兴的自媒体时代,谣言由过去较为普遍的人际传播模式转化为兼具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口头性的陈述话题也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转化为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类型。谣言正在以裂变的方式侵入我们的正常生活,侵蚀着人们明辨是非的思维。从谣言散布的基本途径而言,可以将谣言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文字型谣言

纯文字类型的谣言从属于最原本的谣言形态。利用传播学当中的“选择性接触假说”理论可以认为,每个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选择性理解,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文字因其自身的发散力和可想象力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且由于谣言总是涉及人们切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受众在接收谣言时容易失去自身的理智和判断力而信以为真。

悉数近年来的文字型谣言,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古玛雅文明预言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2010年至2011年在网上广为流传这样的一则消息:“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这一天当黑暗降临后,黎明便永远不會到来。”这则消息没有详尽的数据资料、科学的考证,仅凭一段文字便在QQ、门户网站等各大信息平台呈病毒式传播。全社会大多数人开始陷入“抢购”、“囤货”的怪圈,另外一些消极悲观的网民选择自我放弃的道路——他们开始挥霍自己的钱财、暴饮暴食,企图在“末日”到来之前享受最后的美好时光。倘若这些从众心理和集合行为仅仅是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不具毁灭性的伤害,那么一些网民借此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而意图伤害他人和社会、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可以称之为这次谣言最严重的后果。

随着2012年的到来,“世界末日”的传言被证实为谣言,然而它给社会所带来的巨大伤害以及背后蕴藏的商业利益着实发人深省。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媒体的普及,纯文字型的谣言并未被淘汰,反而是在洪水猛兽中破茧成蝶、成长为更具传播力的武器。例如众多媒体公众号为博眼球、提升点击量而选择成为标题党,大肆散布谣言,在一定圈层中产生不良影响。

声音图像型谣言

声音图像型谣言是伴随着电脑合成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而演进的一种更加逼真的谣言类型。它兼具声音和图像两种要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声音图像型谣言在智能化的环境下得以大肆传播,它的特性无疑放大了谣言的危害性,增强人们对谣言事件的危机感。

2017年5月,一段“小汪糕点面包上的肉松为棉花”的视频在广大江苏宿迁市民当中得以大肆转发评论。该视频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引起了广大宿迁市民的关注。在该则视频中,一女子声称她在市区小汪糕点店购买的肉松经过清水清洗后产生了棉絮状物质,其物理性质与棉花大致相同。视频中配有诸如“洗出来全是白色的棉花,你看看,咬不动,搁嘴里咬不动,还真是棉花,可坑了”此类的语音解说,且一直强调该面包来自于“小汪糕点”。

而后该视频经警方调查取证证实是他人恶意为之,且小汪糕点中的肉松均为合格产品,不存在“用棉花代替肉松”这一说法。事件平息后,警方勒令造谣者公开向“小汪糕点”道歉并及时删除造谣视频。虽然此举极力控制了事件的恶化,但该视频和解说对当事人——“小汪糕点”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

该视频以声音和图像为主要素,借助当今社会人们较为关注的健康养生问题作为切入点,以“面包当中的肉松实则为棉花”作为主题,以朋友圈视频转载的人际传播方式将信息不断扩散,最终形成病毒式传播模式。综合分析这则造谣视频为何能引起轩然大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真实性”。

造谣视频利用门槛渐低的电脑合成技术将各段视频进行无缝剪辑,赋予受众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以其浑然天成的动态效果使得受众信以为真,再加上深处“圆形信息监狱”的人们对待信息的回音壁效应让造谣视频效果得以一步步强化。

综合型谣言

所谓综合型谣言指的是具备文字、声音、图像三种因素的谣言。它一般多见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和网页版新闻中。文章通过文字和视频夹杂的方式系统化地呈现谣言事件的来龙去脉,行文作者夹述夹议,难免带入个人的主观印象,此举也对谣言的传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众号的从业人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缺乏新闻专业主义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一味地追求点击量和阅读量而混淆视听。公众号和新闻版页通常拥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固定的阅读者,通过该途径传播的谣言势必会增加受众心中的可信度。

新旧类型谣言的后果

无论是传统型还是变异型的谣言,其危害的程度都是无法估量的。轻则会对受众自身的身体和心灵产生恶劣的影响,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重则会引发群体性暴力事件,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和社会的莫名恐慌。

谣言起于一时,同样也逝于一瞬。这中间所经历的过程却是弥足深刻的,因此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大背景下学会“谣言止于智者”至关重要。

大背景下如何防范并控制谣言

谣言的兴起并不能仅仅归责于一处,而应该反思为各方协作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因此谣言的防范和控制也绝不是依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完美解决的,各方共同发力,形成联动,方能妥善规避谣言问题。

国家+政府

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上而言,最高国家公权力机关和立法单位有权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政策性文件,选择对恶意散播谣言的“施罪者”处以严厉的惩罚机制。国家和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职业精神。政府同样应该加大惩处力度,并对揭发谣言的有为人士进行高度的表扬和赞赏,激发全社会共同维护和谐社会的斗志。

社会

社会作为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掌握信息和获取消息最重要的渠道,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谣言识别和防范”的知识普及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性开展知识扩容的义务教育,增强广大受众的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而不是轻易被蛊惑人心的谣言所迷惑。

新闻界

新闻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把关人,扮演着“把关者”的重要角色。其日常活动的得与失对广大受众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事业单位需秉承“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首要原则,做好新闻的筛选工作。

同样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优良的新闻职业素养和新闻专业主义,不偏不倚,学会辨别,认真扮演好“守门员”的角色。

社会受众

新闻传播中受眾被定义为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或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在自媒体普遍发达普及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发声,成为舞台上的主角。“枪弹论”和“皮下注射论”中所存在的完全被动的受众已不复存在,然而这种角色的变换并不意味着广大受众可以为所欲为,放纵自我。作为受众,我们应切实提高自我的新闻素养,培养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此才能在谣言面前一举识破,减少社会中不必要的损失。

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谣言之所以能够大面积地进行扩散和传播,必定非一日之功。或是单纯地混淆视听;或是背后隐藏的不可告人的商业中伤;抑或是对社会的恶意报复……如此种种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学会在万物皆媒的时代背景下规避谣言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

【参考文献】

[1]邱小燕. 复杂网络中谣言传播模型及防控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6.

[2]杨静琳. 社交媒体背景下健康谣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万贻平,张东戈,任清辉.考虑谣言清除过程的网络谣言传播与抑制[J].物理学报,2015,64(24).

[4]李大勇.谣言、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J].法学,2014(01).

[5]李蓉. 网络谣言法律规制分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

[6]李东晓.微信用户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行为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04).

[7]李东晓.微屏时代谁在传播健康?——对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兴起的传播学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4).

[8]向卓元,陈宇玲.微博谣言传播模型与影响力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01).

[9]徐文锦,黄毅峰.网络谣言:社会影响与治理路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19(02).

[10]梁新媛,万佑红.媒体介入下的谣言传播模型及其控制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01).

[11]崔楚煜.微信谣言的传播及应对策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3).

[12]顾金喜.“微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研究——一种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7(03).

猜你喜欢

谣言
这些谣言不可信
北京:“封城”“静默”是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动物谣言大粉碎
SPECTER OFTHE TIANJIN MASSACRE
微信谣言日均微信谣言日均
谣言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