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2018-01-19莫少红

南方企业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新研究广西

莫少红

摘 要:“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颇有成效。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职业教育进程加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结合目前广西职业教育总体结构仍存在不尽合理、发展不够平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契合度偏低、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重复率偏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仍欠缺等问题,提出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落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深化产学研,开展院校企业协同育人工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广西;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分析

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2016年广西全区GDP为18245.07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一产业增加值27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219.8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7226.60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45.1%和39.6%。广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加速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16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3:45.1:39.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持平,第二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7个百分点。随着广西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的实施,预计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将到达45%,服务业发展将迈入提速增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动能加快集聚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期。结构从增量扩张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路径转向依靠技术进步、互联网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卫星导航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2016年,广西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708个,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快速增长。同时在网购、网销潮推动下,快递业跨越式发展。

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广西共有高等职业院校34所,占全区71所高校总数的47.89%。其中,2所国家示范性院校,3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自治区级示范性院校14所(含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公办院校25所,民办院校9所。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我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求解决广西职业教育总体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财政有序投入的规定进一步明确。通过筹措并下达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改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薄弱环节。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校企合作办法。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采用“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举措,实现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建立广西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行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机制,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园区化办学,按产教城、行企校一体化思路,14个区市全覆盖建设各具特色的职教园区,推动并建立22个职教集团,参与单位达1000多家,覆盖了全区近80%的职业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立培训中心、产学合作促进会、集团化办学、企业订单培养、企业合作学徒制班等多元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涌现。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统筹支持国家及自治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2家,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育人才,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优化专业结构,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措施、对接自治区“14+10”千億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截止2015年共设置专业总数1248个。其中重点专业116个,占专业总数的9.29%;特色专业160个,占专业总数的12.82%。

二是加大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及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统筹建设一批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截至2015年,共建有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241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17个。2015年,广西高职院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3015.09万元;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163735人次;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为社会鉴定总数49739人次。

新常态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总体结构仍存在不尽合理、发展不够平衡等不足

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常态下,广西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仍呈现出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够平衡等不足。招生方面地级城市容易、县域城市困难等。如广西梧州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等市均只开办有一所高职院校,远不能满足和支撑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契合度偏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普遍不高。经调查,对接区域产业契合度最高的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广西规模最大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6年,南宁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0.82∶38.54∶50.64,进一步巩固了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为重要行业、农业为基础性产业的三次产业格局。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对接南宁市重点发展的6大主导产业的仅有机械设计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两类专业。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重复率偏高

广西高职院校列入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专业数量偏多,涉及面较广,且以理工专业(群)较多,文史和艺体专业(群)较少。各院校为追求规模和综合性优势,导致出现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雷同较多的问题。如同期广西独立设置的35 所高职院校中有31 所都开财经大类的物流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仍欠缺

首先,广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情况严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技术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要。十三五时期,广西重点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但目前职业院校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少之又少。同时高职工科类专业规模呈现不断缩减的趋势;对接区域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专业较少;其次校企合作层次不深,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产业研究与科技开发能力上远不满足为企业提供技术转化或改造等服务需求。

广西高职院校应对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落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经济新常态下,深化经济变革应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抓手。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破除束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高校放权,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从完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改革高校编制和机构管理制度、改善高校进人用人环境、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和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技能创新人才。

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新常态下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强烈愿望,需要区域高职院校无论在人才培养规格和技术创新研发上都给予产业集群對接和支持。职业教育应准确把握区域产业集群结构和未来发展规划,整合专业资源优势,建立一批与区域支柱产业、主导行业相匹配的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通过培育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形成竞争力强、关联密切的专业群。同时,地方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各职业院校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学校优势的专业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群,适应广西产业集群发展,使专业建设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小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大产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新常态,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真正提升。要拓宽创业资金来源渠道,争取企业对创新创业基金的注入,努力形成高校、政府和社会的三方协同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经济新常态下广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做实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技能,引领相关产业发展。现阶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新常态的状况,促使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的创新,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在专业设置上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从区域的某一实际状况出发来设置新的专业,高职院校应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实习实训、职业素养、人才结构等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方行业和企业的切实需求,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具时代性。

深化产学研,开展院校企业协同育人工作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与政府、企业等其他相关机构组织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企所合作平台以及技术研发基地,与企业一起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申报科技课题,将教学、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为地方中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在产学研互动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区域性的企业可发挥资源技术优势举办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培养符合地方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资格认定机构,推进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制定企业顶岗、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等教师培训的激励和考核措施,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真正投身一线生产、与企业专家一起从事产品研发,通过对教师长期培养培训、实践操练和教师个人自身的不断努力,继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经济新常态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C523)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楠.“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J].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参考,2016,5 ( 27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育部,2015.

[3]杨鑫,邓砚.广西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教师, 2017(02).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创新研究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