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31条之我见
2018-01-19管慧吴彬宋超
管慧 吴彬 宋超
【摘 要】历来对《伤寒论》第131条“痞”的解释基本一致,而对“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争议颇大。本文通过对“痞”含义的重新解读来谈谈笔者对于“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的理解。
【关键词】伤寒论;痞;脏结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1 《伤寒论》“痞”之含义
《伤寒论》“痞”有两种含义,其一为心下痞,即痞證,如149条半夏泻心汤、第157条生姜泻心汤、第158条甘草泻心汤主症均为心下痞硬,主要指心下胃脘部痞塞满闷之感,病机为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其二为痞块,即藏结,如第167条“病胁下素有痞,……此名藏结。死。”,指病人胁下素有积聚痞块,并连至脐旁,疼痛牵引到少腹的病症,病机为邪结于脏,阳虚而阴浊凝结[1]。
2. 第131条“痞”之含义
《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本条主要说明“结胸”与“痞”是由不同病证误用下法形成的。对于“结胸”与“痞”的成因“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历来众说纷纭。如张隐庵认为:“病发于阳者,发于太阳也,病发于阴者,发于少阴也”;舒驰远认为:“发于阳,为风伤卫”,“发于阴,为寒伤营”;钱天来认为:“发于阳者,邪在阳经之谓也。发于阴者,邪在阴经之谓也”;也有医家认为:“病发于阳”,是发于太阳,“病发于阴”,是发于太阴或少阳。等等。对于“痞”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此处“痞”即“痞证”。病发于阳,误用下法,致使表热内陷,与胸脘痰水相结,遂成热实结胸;病发于阴,即使下之亦无热邪可入,不会形成结胸,而有形成痞证的可能。
以“痞证”解释本条,文义上姑且可通。但是当把本条放到全文中去理解,确有不妥。论中第134、137条明确地指出,结胸是由太阳病误治形成的;第149条指出结胸是由柴胡证误治形成的;第150条指出:“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而论中第151、157及164条,又明确地指出,痞证形成之前的原有病证是太阳病;第149条指出柴胡证误下后成痞证;第158条指出:“伤寒中风,医反下之”,成痞证。综观以上各条,说明痞证和结胸形成之前的原有病证可以完全相同。[2]既然痞证和结胸可以由相同病证误治而成,又怎能以此区分“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呢?所以这里把“痞”理解为“痞证”与仲景原意不符。
笔者认为,本条的“痞”当作“痞块”即“脏结”理解。按照论中结胸与脏结的成因,“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当作“阴证”、“阳证”理解。“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是指阳气宿盛之人,感受外邪,本该汗法,误用下法,致使表热内陷,与胸脘痰水相结,遂成热实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是指久病脏寒,感受外邪,理应温补,误用下法,导致阳气更虚,阴寒凝结,气血结聚成痞块。如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外论中第128、129、130三条的重点是论述热实结胸证与脏结证的鉴别。结胸与脏结,均属结证,症状表现亦颇相似,但寒热虚实却大不相同,故需认真鉴别[3]。第131条讨论结胸与脏结的不同成因,是对第128、129、130三条的延续。如此理解,既不失仲景原意,又切合于临床。
参考文献
姜建国,顾武军,李宇航等.伤寒论.第1版.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9-130.
刘自平.《伤寒论》第131条析疑.四川中医,1987,5:2-3.
姜建国,顾武军,李宇航等.伤寒论.第1版.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