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018-01-19张明
张明
【摘 要】:就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生物化学检验的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加强生化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和差错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验科实施有针对性的生化质量控制,可明显提高标本的合格率,降低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检验科;质量控制;生物化学;加强控制
Abstract: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biochemistry test in laboratory were discussed. 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biochemistry inspection (60 cases) as the main research,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ological control,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pecimens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fied rate and error rat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rror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biochemic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laboratory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specimens and reduce the error rate.
Keywords: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Biochemistry;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中圖分类号】R6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生物化学检验的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为28至42岁,年龄区间为(30.0+2.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为27至40岁,平均年龄为31.0±2.0岁。其中标本类型主要包括组织、体液及血液标本,例数分别为18例、15例、27例。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为发现组间有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控制检验,观察组加强生化质量控制检验,具体操作内容:1)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生物化学检验的检验制度,设定明确的检验要求,在检验前就与检验者做好沟通,促使患者了解检验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明确相关人员使用医疗器械的要求、制度及检验后的后续流程规定;注意影响检验结果的行为,并加以规范。2)强化相关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检验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促使其进一步了解、掌握相关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要求其不断对现有工作出现的新错误和失误进行反馈,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月报告;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要检验人员积极参加技术交流会以及各级临床中心举办的质量控制交流会,以强化检验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3)升级设备硬件,提升设备维护力度:针对检验科来说,必须要定期对其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例如,要定期的对科室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处理,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入润滑油,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的摩擦耗损,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对于较为精密的仪器设备而言,不仅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洁,还要做好校正工作,根据相关操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工作,采用登记的形式,详细记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针对特殊机器设备,要进行特殊保养,血细胞分析仪要及时的更换液体,每天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对于极易发生异常故障的环节,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保养对策,指派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负责操作,以规避或降低意外故障的出现,确保仪器正确、有效运转;在使用新仪器前,要做到清晰明了,清楚其中的工作原理,做好检验检查维护工作,促使检验结果准确无误。4)合理、科学的控制试剂质量:一般情况下,进行标本实验都需试剂予以辅助进行,所以针对试剂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试剂的保存工作,先关人员要严格遵循说明书上的内容来给予保存处理,且针对较为特殊的试剂,要格外关注。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和差错率 ,利用数据处理器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观察,并督促检查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表,做出详细的整理和比较。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加强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和医院均有很大意义,针对患者而言,加强质量控制可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确诊,进一步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针对医院而言,加强质量控制可以使检验技术人员更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更深刻的理解工作,更好地保护设备的运转和维护,进一步解决操作失控等突发情况,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治疗效果及医院的知名度。
(1)医院检验科生化質控的管理工作现状
首先,就检验科生化质量检验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而言,个别检验人员在进行生活检验的过程中,并未对检验工作的相关规定进行重视,造成了检验工作方面的疏忽。其次,就检验人员安全意识而言。部分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往往会认为检验工作已经非常熟练,便产生了侥幸心理,在具体实施检验操作中便出现了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情况。
(2)需要注意的控制事项
1)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及职业道德。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大部分的检验项目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带来的干扰,所以为了更好的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处在受控的状态中,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专业素养,做好相关的检验工作,从而将主观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的诊断及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与患者的切身利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如若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就一定会影响到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对患者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求检验人员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认识到工作结果的重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中来。
2)仪器日常管理、维护
检验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报告时间,减少了变异可能,是目前临床检验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为了实现自动化、准确化的检验,保持仪器正常工作,就必须要做好仪器的管理、保养和维护,减少或避免偶然性故障的发生。总之,做好常规保养工作,就是提高检验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前提。
3)室内质控与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控是保障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它控制着自提取样本至获得检测结果,是对结果作出分析的整个过程,所以一定要加强重视室内质控,使其更加的正规化、制度化,保证质量操作的准确性。室间质量评价则是通过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统一测评,考虑可比性,减少系统误差。同时,室间质量评价也是对相关人员工作水平的综合判断,是室内质控效果的进一步检验,所以一定要加强重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性,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质量控制。
(3)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生化质量控制体系的改革提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重视提高所有检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开展检验科质控管理工作成效汇总及座谈会,继而从主观思想上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其二,提高各个级别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医院应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业务技能。其三,强化室内检测试剂质量。质控样品的质量是质控工作正确进行的前提条件,检验科生化室要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正确选择质控样品。
综上所述,在检验科实施有针对性的生化质量控制,可明显提高标本的合格率,降低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雅.浅析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9(7):48-48.
李伟良,邹燕,郑春苏等.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0(11):1476-1476.
冯浩 , 甘智芬 , 罗铮等 . 探讨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J]. 包头医学 ,2016,39(4):194-195.
陈亚萍 . 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J]. 健康必读(下),2017,5(10):3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