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利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

2018-01-19肖蓉姜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1期

肖蓉 姜涛

【摘 要】 目的 研究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取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纳入的88例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取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对照组采取雷利度胺,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缓解率88.64%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发生率13.64%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运用于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效果明显,有效缓解病情,安全性高,减少并发症产生,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雷利度胺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Ralidomide + Rituximab 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includ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4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table method. Ralidomide + rituximab was taken in the study group, and Ralidomide was taken in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remission rate of 88.64 %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5.00 %(P<;UNK>;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82 % and 13.64 % in the control group(P &; GT;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gt; 0.05) The score of the post-treatment tea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UNK>; 0.05); The recurrence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UNK>; 0.05). Conclusion ralidomide + rituximab has obvious effect in recur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ondition, improve safety, reduce complications, prolong the life cycl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Lituximab; Recurrent follicular lymphoma; Ralidomide

【中圖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滤泡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常见类型,约占22%左右,主要是指患者多部位淋巴组织受到侵犯,部分患者可触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临床认为疾病是对放化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不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效果,明显增加治疗难度。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患者极易复发,严重者甚至转变为难治性疾病。其中雷利度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属于常见的免疫调节类化合物,虽然取得了一定价值,但效果并不明显,单一用药局限性较大[1]。目前临床关于疾病的有效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我院展开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纳入的88例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应用于反复性滤泡性淋巴瘤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纳入的88例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1.24±1.0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1.92±1.15)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入选标准[2]:(1)均符合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资料齐全,意识较好,能够配合研究。(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4)中途未退出研究,存在完整的随访记录者。

排除标准:(1)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2)研究前三个月进行放射免疫学治疗者。(3)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者。(4)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者沟通障碍者。(5)研究中采取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研究組:采取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雷利度胺用药方式与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在雷利度胺治疗后一周采取利妥昔单抗(Roche Pharma (Schweiz) Ltd,国药准字 JS20160023,100mg/10ml),按照375mg/m2剂量,静脉给入,1次/周,连续用药四周。

对照组:采取雷利度胺(印度Natco公司秘鲁巅峰,HZ200302,30片),第1-21日,按照15mg/d剂量,停药一周,第二周剂量调整为20mg/d,第三周剂量调整为25mg/d。每28日属于一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每个疗程开始前可协助患者检查,需要达到以下标准:血小板计数≥50000/uL,血红蛋白≥80g/L,嗜中性粒细胞≥1000/uL。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用药后病情变化,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生存质量评分调查,并通过随访记录复发时间,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临床缓解率:治疗后经过CT检查显示病灶缩小并恢复正常范围,结节消退,骨髓活检结果阴性为完全缓解;治疗后经过CT检查显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节未扩增为部分缓解;治疗后经过CT检查显示新病灶出现,或者病灶增大为进展或者复发,临床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4*100.00%。生存质量评分:总分6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缓解率

研究组临床缓解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发生率13.6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2.3 生存质量及复发时间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环境因素及患者免疫缺陷有关。临床通常采取化疗方式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初次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相关报道中指出,患者经过诱导免疫化疗后,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相关症状,但缓解一段时间后极易造成复发。因此针对复发患者,选择有效治疗方案,延长复发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成为关键。

临床既往多采取雷利度胺进行治疗,主要利用抗新生血管生成来避免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基质发生结合反应,最终促进细胞凋亡。不仅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同时可抗血管增生,防止机体造血系统中肿瘤细胞发生增殖,同时提高T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能力,提升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另外通过避免内皮细胞的迁移与依附来预防微血管产生,防止血管生成。虽然缓解相关症状,改善病情,但长期单一用药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预后较差。随着医药技术的完善发展,临床认为在此基础上采取利妥昔单抗效果更好,避免并发症产生,延长生存周期,为预后提供保障[4]。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选择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缓解率88.64%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发生率13.64%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缓解率更高,避免并发症产生,保障患者身心安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复发时间。利妥昔单抗作为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特异性,并与CD20抗原发生结合反应,避免CD20发生内在化后从细胞膜上脱落,同时防止其以游离形式循环在血浆中。利妥昔单抗与B细胞的CD20抗原发生结合后,可促进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患者初次用药后,外周B淋巴细胞计数可明显减少,甚至低于正常范围,随后六个月开始逐渐恢复,通常可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与雷利度胺联合后可增强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疾病,同时预防并发症产生,保障患者身心安全。但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与局限性,如样本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选择,但所选取的标本是否合理有待商榷。另外样本选取例数较少,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人数,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雷利度胺+利妥昔单抗应用于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具有重要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产生,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复发时间,为预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王晓平,李晖,吉晓春等.雷利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7,38(21):3350-3352,3356.

许彭鹏,钱樱,陈秋生等.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25(2):426-430.

熊文婕,易树华,李姮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强化治疗对伴骨髓侵犯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4):3593-3597.

杨翔,张瑗,吴宁等.滤泡型小裂细胞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转变为CD20阴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5):7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