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9孙爱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疼痛

孙爱洁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手指采血的学龄前儿童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主动配合度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主动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手指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主动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并降低其疼痛程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手指采血;疼痛;主动配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finger blood sampl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24 preschool children who underwent finger blood sampl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62 group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active fit and pain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ctive fit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in level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active fit of finger blood sampling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It is a feasible intervention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inger blood collection; Pain; Active coordination

【中圖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手指采血是儿科常用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由于儿童自身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导致其手指采血配合度较差,尤其是3-7岁的学龄前儿童,其血管较纤细,且多数对打针存在恐惧心理,穿刺依从性差,往往通过哭闹、逃跑等拒绝接受手指采血,从而增加了采血难度[1]。因此在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以取得儿童配合,顺利完成采血操作尤为重要。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行手指采血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护理,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实施手指采血的学龄前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均为2-7岁,均因腹泻、发烧、咳嗽来院就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发育迟缓、精神障碍及病情严重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本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龄(3.62±0.85)岁;干预组男3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2±0.14)岁,两组临床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告知儿童家属手指采血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采血前心理干预:采血前主动接待家长及儿童,指导家属告知患儿采血扎针的疼痛是短暂的,告知患儿主动配合可减轻疼痛,使患儿做好采血心理准备,适时给予患儿支持与鼓励,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改善其恐惧、抵触情绪。(2)采血过程中心理护理:对于采血依从性较好的儿童,可与其进行交谈,分散注意力,迅速进行穿刺操作;针对采血依从性较差、情绪较紧张的患儿,可指导家属用手遮盖患儿的眼睛,或谈论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待患儿稍放松时,鼓励其伸出手臂进行手指采血;若患儿在采血时哭闹严重或出现其他反抗行为,告知家属不可打骂训斥,应给予患儿安慰和鼓励,如抚摸、搂抱等,并指导家属固定患儿双腿,护士边鼓励边帮助其伸出手,使其配合采血操作,对于烦躁的家属告知其有效的家属支持可改善患儿紧张、不安、恐惧情绪,提高其主动配合度。(3)采血后的心理干预:待采血量达到后拔针,用棉签压在针眼处,指导家属进行压迫止血,避免疼痛;同时采血完成后,及时给予患儿夸奖和赞扬。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对患儿配合度进行评价:(1)主动配合:患儿主动伸出手配合进行采血操作,采血过程中未出现哭闹及其他反抗行为;(2)欠主动配合:患儿不主动伸手配合采血,需要家长抓住患儿的手给护士采血,采血过程中有哭闹现象出现,但手不敢动;(3)不主动配合:患儿出现严重哭闹现象,躲避护士采血,需要家长协助完成,采血时有明显躁动。采用FLACC量表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肢体动作、哭闹、行为、面部表情、可安慰性等,每项0-2分,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I级疼痛,4-6分为II级疼痛,≥7分为III级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 )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主动配合度比较

干预组主动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手指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

干预组手指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因心理及生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而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情况,并表现为哭闹、抗拒等,加上儿童血管纤细,无疑加大了手指采血的難度,若此时护士穿刺操作水平不高,儿童不给予主动配合,易导致反复穿刺现象发生,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亦不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2]。因此,在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中加强其心理护理,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其表扬和鼓励,以自身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亲切、友好的态度获得家属的信任和认可,并促进患儿及家属配合度提升[3]。

有学者指出[4],积极的情绪可降低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提高痛阈,而恐惧、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则可降低痛阈值,因此在心理护理中需要控制患儿的情绪,通过家属的协助,利用家庭功能缓解患儿因手指采血而导致的负面情绪和内心冲突,同时不可因患儿的哭闹和反抗而训斥和打骂患儿,避免使患儿消极情绪加重,而造成躯体及心理的双重痛苦,给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采血后及时给予患儿夸奖,满足其自尊心的需要,并指导家属帮助患儿进行压迫止血,防止压迫不当出血过多,导致患儿及家属出现紧张情绪,从而引发护患纠纷。本研究资料显示,与对照组学龄前儿童比较,干预组主动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高,且疼痛程度明显较低,该结果与伍宝银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5]。提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手指采血的学龄前儿童施以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主动配合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程度,不仅使护士护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改善了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手指采血前、采血过程中及采血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提高其主动配合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并降低其疼痛程度,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兰艳华.影响学龄前儿童手术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 36(10):1327-1329.

黄建梅.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比较[J].医药前沿, 2016, 6(15):377-378.

吴莹.综合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 2014,10(32):3041-3042.

杜娟,庞改侠. 综合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输液依从性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5, 28(4):132-134.

伍宝银, 陈燕芝. 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抽血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8):95-96.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疼痛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