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聆听音乐重塑

2018-01-19胡壮利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艺术教育音乐教学

胡壮利

摘要: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普遍缺乏音乐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音乐課程急需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重塑聆听音乐方法。音乐感知能力是人对音乐及其相关属性的认知结果,是认知音乐的基础,只有提高了音乐感知能力,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才能发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教学改革与创新,本文就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音乐素养做研讨。

关键词:艺术教育 音乐教学 感知能力 通识课程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07-03

针对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许多普通高校提出建设打通专业设立通识课程的举措,在人文、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充实学生知识基础,全面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怎样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关键,音乐课程同样如此。在大学生普遍缺乏音乐系统学习的现实情况下,在强调大学音乐教学创新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音乐感知的问题,重塑聆听音乐方法。

大学生聆听音乐重塑的关键是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它是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提高的前提。音乐感知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对音乐要素的音乐感知、理解、表现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获得审美体验。

一、音乐感知能力的作用与价值

(一)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欣赏水平提升的基石

音乐感知能力是指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音乐的认知结果,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条件,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虽然普通高校对学生没有专业音乐院校苛刻性的要求,但学生在缺乏音乐感知能力,无法辨别音乐要素的情况下,难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果,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也挫伤了欣赏者的审美与情感需求。而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及对艺术美的创造力,都是在感知能力的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专家学者们一直认为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感知能力是影响学生音乐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强音乐感知能力培养是提升音乐素养的必由之路。

(二)从音乐感知能力入手是聆听音乐的正确方法

学生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在理解音乐作品时会受到音乐表象的干扰,被表象所迷惑,难以得到正确或全面的认知结果。美国音乐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把这样一种方式归为欣赏音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美感阶段,书中指出:“音乐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但你不应让它在你的兴趣中占据不恰当的位置,美感阶段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是全部问题的所在”[1]。因而,不能把音乐的表象认为是音乐的全部内容,也不能满足停留在初级美感愉悦阶段。聆听音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由美感、表达到纯音乐逐渐提升的过程,后面的环节不仅重要,更是聆听音乐的最终目的。

(三)音乐感知能力的主要内容是音乐要素

音乐感知能力主要包含:感知辨别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就是对音乐要素的学习。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是音乐组成的主要内容,体现了音乐具有的共性规律。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音乐性,都是通过上述各要素紧密有机结合来体现的。基本要素根据其在音乐中呈现的不同具有差别,旋律被称为音乐的基础,有灵魂之称,受到极为重视。汉斯立克认为:“占首要地位的是没有枯竭、也永不会枯竭的旋律”[2]。马采儿认为:“旋律是音乐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乐形象的本质正是集中在旋律上”[3]。

旋律在音乐的表达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往往是作品的核心体现,也常被人们铭记。如《二泉映月》中哀叹、酸楚的旋律成为其具有标志性的名片,《保卫黄河》中上下翻腾、奔腾般的旋律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小提琴曲《梁祝》中优美抒情的旋律让人过目不忘,成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纯洁爱情的象征,可见旋律对于音乐作品具有很大的影响,往往成为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节奏对音乐作品也同等重要,聆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无不被咄咄逼人气势的音乐所震撼,它体现了音乐节奏的强大艺术表现力。音色对音乐作品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德沃夏克在《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中,主要使用英国管音色,其沙哑、略带凄凉的音色,无不让人联想到印第安人凄惨的生活,让人产生怜悯与同情之情。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培养的人具有深厚的知识文化和创新的能力,而音乐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独特的影响。

音乐作为抽象的艺术,其学科思维与音乐的非语义性、非明确性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多非性使得音乐具有思辨性,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学科思维,影响着人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思维的时候不仅局限在音乐领域,能够发散到其它的学科领域,促进创新思维的交叉发展。爱因斯坦的成才与成功是一个很好的正例,他强调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这样的例证很多,如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教堂聆听音乐时,就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英国的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启发,发现了原子递增的“八音律”。可见,聆听音乐、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能促进音乐学科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途径

结合上述原因,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笔者认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音乐要素的学习

音乐要素是音乐艺术之本源,走进音乐之门最好的方式是从音乐要素的学习为开始。试想面对莎士比亚的原版巨作,不具备一定的单词量储备,不知无韵诗之特点,要理解它,都是空谈。音乐同样如此,只有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才能事半功倍。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其中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四要素尤为重要,它们对音乐艺术的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学习的重点之一。而音乐的灵魂——旋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要素,它含有其它许多要素的特征,因而旋律的内容不仅重要相比更为深奥。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加强音乐要素的学习,同时要抓住音乐内容的核心。

(二)熟悉音乐表现形式

音樂表现形式通常分为二大类,即声乐与器乐。每一类又分为单件、多件表演形式,如独唱(奏)、齐唱(奏)、重唱(奏)、合唱和交响乐、协奏曲。每一类有其不同于其它的特殊特征,例如声乐更能吸引人,让人获得艺术的美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器乐的表现形式,与器乐演奏方式、构造、制作的材质等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容易被人接受,有的可能较为生疏。教师可根据以上的特点与规律,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而施教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笔者认为学生学习音乐表现的另一个途径是参加合唱队或乐队的训练,没有比这更接近音乐的本质。

(三)注重音乐学科思维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借助声音侧重于表达感情的艺术。音乐的声音不是普通的声音,而是艺术化的,具有思维性的声音,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关联性、思辨性,这与音乐的创作活动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音乐学科思维还体现在历史逻辑的双重特征,即作为人的精神内在的乐思表现形态,精神要求的音韵形式表现,精神志向的物化表现载体,精神理想的律动形态展现,其文化包容的精神体现,必然透射出人的精神思考的丰富内涵。古典与浪漫、自律与他律,以其历史逻辑的双重特征,昭示着人类精神思考文化蕴涵的统一逻辑[4]。音乐这种独有的学科思维对于人的创新潜力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钱其森的成功无不体现这种影响。因此爱因斯坦常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可见贯穿音乐学科思维的原则是感知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大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尤为重要。

(四)注重音乐聆听指导,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在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中,纠正学生错误的审美观念,形成科学、正确的审美观念也是重要内容。审美观念,往往是对某个美学问题或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种关于美的理性认识。审美观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审美观的共性与个性关系,如初期普遍存在学生常会以好听与不好听作为来衡量音乐作品好与坏的标准,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错误的观点,不仅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影响感知能力训练的目的,影响教学效果。

(五)建立互动交流、探索性的开放性课堂

笔者提倡的开放性课堂采用多途并用的方案,即改变呆板的教授形式,紧抓教学三个过程: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回复,强化课堂三个环节:小组探讨、分组讨论和集体思辩。课前提出讨论主题,学生积极准备,分小组探讨。课堂辩论观点,在集体思辩中形成自由的讨论。教学不仅抓住了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强调学生讨论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促进音乐学科思维的发展。在基础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结合网络课堂、教学群、Mooc等办法大力完善传统课堂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途径。笔者认为,网络课堂、Mooc教学最终不能够替代课堂教学,不能成为高校教学的主体,它更适合于基础知识、原理性的教学,而课堂特有的即兴性、探讨性、交流的互动思辨难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讨论中、启发中前行,这恰恰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探索性、实验性的课堂对于现代的学生同样重要,以往都是在一个规范的流程或者标准的答案让学生学习,这是一种被动式的、缺乏创造性的学习。从教育的本位角度来看,学习最终不是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得到标准答案的过程,这个充满探索性、实验性、思辨性的过程是教育的本质,这点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总之,高等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应该注重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贯穿音乐学科思维的原则,实施音乐聆听的指导,重塑聆听音乐的正确审美观,鼓励实验性的探索,建立互动交流的开放性课堂。相信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音乐教学逐步形成良好的模式,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美]艾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丁少良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2][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马采儿.论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傅义洁.音乐思维历史逻辑的双重特征[J].音乐创作,2014,(04).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艺术教育音乐教学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