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018-01-19康亚楠
康亚楠
摘要:豫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丰富中原人民的文化生活,传承中华的文明历史。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这一论题进行分析、探索与研究,努力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豫剧 小学音乐课堂 实践 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12-02
戏曲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断创造、延续、升华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豫剧是我国重要的戏曲剧种,原名“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豫剧文辞通俗易懂,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表演细腻,是我国影响最大、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梆子腔剧种①。
豫剧的传承体现在下一代学生的身上,重视传统戏曲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②。如何将豫剧有机地融合到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提高艺术修养,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意识,是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促进豫剧传承发展,让豫剧走进校园,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增加豫剧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豫剧故事情节生动,是非善恶鲜明,弘扬着家国情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让小学生接受豫剧的熏陶,从一招一式、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从是非善恶的辨别中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的,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的范畴非常广泛,表现形式和类别也应该多种多样。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努力让学生逐步了解、欣赏、学习、表演、热爱戏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
二、豫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的大力倡导
2017年7月31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戏曲进校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时间安排、参与对象、主要形式、组织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③。
(二)浓郁的地方戏曲基础
在河南省豫剧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1994年河南电视台每周定时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将戏曲特别是豫剧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并走到其他省市以及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很多学生家长都是豫剧的“粉丝”,这样的情况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创造了基础。
(三)良好的校园设施
近些年来,校园设施建设有了根本性的改观,特别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配备有一应俱全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比如少年宫活动室、学校广播室、标准体育场、电脑音响投影等,这使得豫剧进入校园具备更可行的操作性。
三、豫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与实践——以济源市北海路小学为例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路小学是一所公立小学,现有学生1800多名。作为市课程建设试点校,学校构建了唱歌课、欣赏课、戏曲课综合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戏曲课程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坚持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④,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灵活的方式,在不与正常的教学内容冲突的情况下,把“豫剧进校园”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落实。
(一)豫剧与音乐课堂有机融合
现使用的人音版音乐教材,在低学段中都有河南民歌方面的歌曲,特别是一年级上册中的第9课中,首次出现了河南豫剧音调的《拾麦穗》。在音乐课堂中,我们的教师从熟悉的河南话入手,通过学说、学唱,熏陶孩子们对豫剧的了解。在刚刚更换的人教版音乐教材中,五年级有歌曲《看大戏》,这首歌曲也具有非常明显的豫剧唱腔,教师通过念白、教唱、表演手势等层层深入,根植豫剧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同时,每个学期的音乐课至少保证有三到四节用于音乐教师让孩子们学习豫剧,可以是学唱经典唱段,也可以是了解豫剧知识、欣赏豫剧表演视频等。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对家乡戏——豫剧的一份特殊感情。
(二)豫剧走进少年宫社团活动
学校每星期都会有少年宫社团——戏曲社团活动,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通过学习豫剧音乐广播操、豫剧身段手势表演、豫剧唱段学唱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豫剧的基本知识,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深知戏曲功底的深厚。同时,学校为戏曲社團的小戏迷们外聘专业的戏曲老师,教孩子们学唱豫剧经典唱段,进行专业指导。
(三)豫剧专业演员走进校园
学校不定期邀请济源市豫剧团的专业演员走进校园,现场登台表演豫剧优秀唱段,学生们从艺术家的身上感受真正的戏曲艺术的魅力。如三年级音乐教材上有豫剧《朝阳沟》唱段“咱们说说知心话”,专门邀请豫剧专业演员到课堂上教唱。同时与民间离退休、爱好豫剧自发组成的小团队合作,让他们走进学校,走到孩子的身边,让学生近距离的与民间艺术家们一起交流豫剧,促进豫剧的多元化发展。
(四)豫剧与其它学科合理整合
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不一样的班级和学生⑤,因此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孩子们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不同的教学尝试。如在美术课上,美术老师教一、二年级学生画戏曲脸谱;体育课前,体育老师带领五、六年级学生放松做戏曲律动;品德课上,了解传统文化,将河南豫剧作为重点介绍给孩子们;综合活动课上,让孩子们收集资料,做戏曲手抄报;广播室选择每周合适的课外时间播放豫剧方面的音乐或唱段等。
(五)音乐教师加强戏曲培训
从2017年开始,我校音乐教师分批走出去,参加市、省戏曲培训及现场观摩课活动,到济源市“梨园明星艺术中心”和其他戏曲表演团体学习体验。通过学习豫剧等戏曲知识,教师在自己观摩、欣赏、学唱、表演、自唱等体验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戏曲专业水平,可以更好的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六)组织学生观看豫剧节目
《梨园春》栏目是河南电视台的一道靓丽风景,以豫剧为主体的表演与演唱多少年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大量观众。学校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在《梨园春》节目播放时尽量多陪孩子看一看,有条件的家长陪同孩子走进附近的剧场,现场观看豫剧演员的专业演出。为让学生能够看戏、听戏、学戏、爱戏,我们不定期组织学生收看节目,让同学们一边看听一边融入记忆中。因戏曲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不是要培养戏曲家,而是要让学生们认识豫剧,了解豫剧,让豫剧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通过学校、社会、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豫剧的教学理念在北海路小学已经初步形成,许多小学生根据音乐可以判断是哪些有名的的豫剧唱段,少部分同学还可以哼几句豫剧腔调。当然情操是“熏”出来的,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暴饮暴食”。相信不久的未来,戏曲进校园必定带给人们更多惊喜,“生旦净末丑”必定觅得更多青少年知音,中华民族的精粹必定延续传承。
注释:
①门岿,张燕瑾:《中华国粹大辞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②马长芹:《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儿童音乐》,2014年第10期。
③中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④姜荣蓉:《让美育之花处处绽放》,《河南教育(基教)》,2015年第12期。
⑤李山:《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思考》,《音乐教育(中小学)》,2018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马长芹.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J].儿童音乐,2014,(10).
[2]中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姜荣蓉.让美育之花处处绽放[J].河南教育(基教),2015,(12).
[4]李山.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思考[J].音乐教育(中小学),2018,(07).
[5]门岿,张燕瑾.中华国粹大辞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