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2018-01-19王瑶
王瑶
摘要:舞蹈是一门肢体艺术,在表演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带给人无尽的遐想。想象力是人们的一项基本能力,主要是通过大脑对外界信息深加工,将艺术形象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肢体协调能力,将情感融入其中,营造出一副美轮美奂的场景,以便于带给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故此,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进行客观阐述,提出合理的方法来提升舞蹈表演效果。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想象力 情感交融 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73-02
想象力是舞蹈艺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情感表达,都需要想象力的支持,如果舞蹈表演离开了想象力的支持,那么整体舞蹈呈现将会变得空洞、僵硬和麻木,失去了原本的舞蹈表现效果。舞蹈表演脱离不开舞台的支持,需要在虚拟空间中对作品进行艺术深加工,充分发挥想象力塑造整体形象,有助于提升舞蹈作品内涵,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带给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获得无与伦比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加强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研究,有助于推动舞蹈艺术创新,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舞蹈表演和想象力的内涵分析
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结合了戏剧和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完善,舞蹈技术水平提升,可创作的空间随之扩大。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不仅仅是舞蹈艺术,音乐、戏剧或是电影均是如此,缺少想象力的艺术是枯燥的、没有生命的。在舞蹈领域,民族舞、古典舞一技现代舞,均需要想象力的深度融合,从而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1]。
舞蹈表演结束后,可以带给人们深刻的舞蹈形象,包括动作上的想象和心理的想象。所以,舞蹈表演中需要将肢体动作和艺术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舞蹈表演者自身的想象力水平,实现舞蹈作品的进一步升华。对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是对自身舞蹈的深度思考和创作体现。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表演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实现对舞蹈作品的加工和创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想象力是一名优秀舞蹈表演者的基本能力。
二、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一)广阔的想象空间,鲜明的情感元素
在舞蹈表演中,丰富的肢体动作蕴含着鲜明的情感元素,可以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官体验,加深对舞蹈内涵的认知和感受。艺术并非是生搬硬套,或是直白归纳和再现,而是结合自身的认知和感受,促进想象力和情感的深度融合,同时对情感元素深层次艺术加工,从而突出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色。任何素材,只有在想象力加工下才可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合理编排具备感染力的舞蹈肢体动作,集中的表达情感元素[2]。诸如,《碧雨幽兰》作为古典舞蹈,舞蹈中将春意盎然和绵绵雨季作为主要素材,记录下日常的生活细节,在想象力加持下对舞蹈进行诗意想象,带给观众别样的情感体验,全身心投入到春雨绵绵的情境中,促使艺术想象空间无限扩大,扣人心弦。再比如,在《安娜·卡列尼娜》创作期间,主人公安娜由于自身经历对于世俗生活十分厌恶,情绪的变化伴随着情节推进而变化,当主人公遭受欺骗和伤害时,作者赋予了作品多层次的内涵和变化,带领观众更深入的了解和探寻,同时也造就了安娜的情感逐渐从厌恶转变为同情。所以,只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塑造更多生动的形象,实现情感元素的多元化诠释和解读[3]。
(二)拓宽想象力深度,形象情感多元化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变化较为复杂,引导想象力和情感深层次转变,有助于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实,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性。通过想象力来把握情感变化,塑造鲜明形象的同时,提炼主题思想,将虚拟的情感形象生动展现出来,有助于加深舞蹈形象。舞台上的舞蹈表演,多数是表演者情感和思维的表现,包括喜悦、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层层递进,而情绪的变化则需要想象力的支撑,加入更强的想象力带给观众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舞蹈形象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舞蹈艺术内涵与魅力[4]。
(三)生动展现舞蹈艺术
想象力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方式,通过具体方式来塑造舞蹈形象,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享受。想象力可以摒弃传统艺术表演框架的束缚,在对舞蹈作品内容深刻分析下,统一化处理,以便于呈现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期间,将想象力融入到舞蹈教学内容中,对于舞蹈表演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尽管当前舞蹈教学手段较为丰富,但是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力量,塑造更加生動的舞蹈想象,相较于舞蹈技巧的掌握更为重要[5]。如,在《鹊桥仙》中,需要表演者充分了解艺术背景下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在掌握既定动作基础上,表现更加柔情的神态,为观众塑造更具立体感和艺术感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可以丰富艺术形态,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在特定节奏下全面展现人物精神面貌,加深人物形象的认知和感受。
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在舞蹈表演期间需要注重不同阶段的情感态度转变,结合想象力进行艺术加工,从而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赋予人物独特的艺术特色。故此,需要舞蹈表演者将想象力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实现角色的深度对话和塑造,而舞蹈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需要表演者利用自身的想象力来塑造艺术背景,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向观众传递情感元素和精神内涵。
三、舞蹈表演者提升想象力的措施
首先,编制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对学生基础训练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过道具、音乐和语言启发想象,深层次挖掘学生想象空间潜能。结合舞蹈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方向,以丰富灵活的肢体动作语言加以诠释。可以说,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后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
其次,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提供针对性指导。舞蹈表演者需要深刻领会创作者的情感元素和精神内涵,这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具备清晰的表演思维,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挖掘自身潜在的艺术想象力。在掌握多元化舞蹈风格同时,鼓励学生在表演中灵活选择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6]。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观察和分析,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循序渐进,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想象力。教师的针对性指导,需要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基础上进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基础音乐知识匮乏,想象过于不实际,对于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内涵认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舞蹈想象力培养。所以,今后可以在拓展课外活动中,带领学生多参观舞蹈表演和观看相关书籍,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相关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便于将情感元素和想象力有机融合,塑造更具张力的舞蹈形象。这样在提升学生舞蹈技巧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结合实际需要灵活将舞蹈艺术和多学科内容整合在一起,赋予舞蹈艺术别样的特色和魅力。
最后,做好后续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舞蹈学習中的表现,是否可以将情感元素和想象力有机融合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舞蹈技巧是否可以灵活运用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以便于有效培养学生舞蹈表演想象力,呈现更加可观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加持是不可或缺的,直接关乎到舞蹈表演的整体感染力和生命力。通过想象力和情感元素的融合,在丰富舞蹈表演者情感世界的同时,还可以切身感受到舞蹈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不一样的人生。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舞蹈肢体动作,为观众呈现别样的审美享受和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倩娜.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研究[J].山西青年,2018,14(18):218.
[2]王晓懿.对舞蹈表演中舞蹈文化的表现形式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8,29(08):147.
[3]代长顺,李丹.体育舞蹈教学中表演法的运用及注意事项[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121+123.
[4]肖宝龙.情于衷,动其容——试述舞蹈表演中的动作与情感[J].知识文库,2018,31(06):34.
[5]董静.浅谈舞蹈情感及表现力在师范类舞蹈课堂中的重要性[J].艺术品鉴,2018,29(05):255-257.
[6]张岚.浅谈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J].长江丛刊,2017,15(35):22-23.